云南昭通:搬迁之后再“扎根”,更好的日子多着嘞!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28 10:37:04

“让人搬到人该呆的地方、让树长到树该长的地方”。2018年以来,昭通市全面启动易地扶贫搬迁民生工程,下大力气把那些不具备发展条件、生存在贫困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群众搬出大山,由此展开了一场书写历史的大迁徙。

微信图片_20200527182818.jpg?x-oss-process=style/w10

昭通易地扶贫搬迁事关全市36.24万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诸多民生问题。规模如此之大的搬迁如何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昭通没有简单地“一搬了之”,而是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全天候”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让群众挪出“穷窝”,更要从根本上斩断“穷根”。

微信图片_20200527182830.jpg?x-oss-process=style/w10

扶贫车间”建到家门口

“搬得出”是关键,“稳得住、能致富”是硬道理。

2020年春节前夕,随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的陆续建成,昭通贫困山区的群众迎来一轮又一轮“搬家”高峰,住进了崭新的房子。而与此同时,安置区不断完工的“扶贫车间”,更是让搬迁群众服下了一颗“定心丸”,日子从此更有盼头。

3月5日,在昭阳区靖安安置区,随着最后一根横梁稳稳嵌入楼顶,该安置区“扶贫车间”首栋厂房顺利封顶。作为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跨县安置区,其承载着来自昭阳、大关、永善、彝良、镇雄、盐津等5县1区4万余人的搬迁任务,与之配套建设的8.1万平方米总投资达3.3亿元的“扶贫车间”也在火热的施工中。靖安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主任周廷昆告诉记者,目前已有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进驻安置区,届时因家庭、身体、年龄和意愿等原因不能或不愿外出务工群众的就业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这只是昭通“扶贫车间”建设的一个缩影。而此前,全市各地都在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蓄势发力——

入驻昭阳工业园区的昭通讯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从投入生产以来,已吸引了数百名群众在车间内务工。“来这里打工,试用期每天60元,过了试用期每月2200元工资,还有全勤奖金、加班费,我很满意现在的生活。”易地扶贫搬迁户刘自琴说。为了扶持扶贫车间,昭阳区出台了相关措施,要求各乡镇党委坚持“成熟一家、建设一家”,落实“保姆式一包到底”的服务保障措施。目前,利用村组活动场所建设的98个扶贫车间均已创收,带动贫困群众就近就业4300多人。

在永善县工业园区的“扶贫车间”,云南康迪服饰有限公司的一台台缝纫机有序摆放,“嚓嚓”作响。30余名工人正在赶制各类服装。这是该县借助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招商引资建起的“扶贫车间”。来自细沙乡石坪村的苗族群众韩金忠,熟练地踩着缝纫机踏板推送布料,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刚到公司学习20多天的“新手”。韩金忠是搬迁到红光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他为了生计四处奔波,如今他抬腿就能够在家门口上班。

“目前,在这里上班的搬迁群众有30人,等红光新区厂区建成后,就会有400多人到公司就业。”公司经理刘永霞说。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在“扶贫车间”建设中,昭通坚持因地制宜、政策激励、转移就业、互利双赢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制度管理、提供政策保障、加强支部引领、加大招商引资,逐渐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企业壮大、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微信图片_20200527182823.jpg?x-oss-process=style/w10

“双业并举”养活一方人

要全力做实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就要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增收困难,抓住就业、产业扶贫这个“牛鼻子”。

在靖安安置区,安置区临时党工委(管委会)聚焦疫情给贫困群众外出就业及产业发展带来的新困难,瞄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新问题,坚持“搬迁安置同发展产业紧密结合”,建成蔬菜、食用菌大棚3000个,建成扶贫车间2.5万平方米,广东立时电子、锡箔纸、君子兰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已在这里投产运营,1397名搬迁群众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安置区通过“点对点、一站式”输出稳定就业15002人;盘活利用新区500多间各类商铺资源,为520余名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创业;统筹、整合、衔接物业管理、片区长、楼幢长、绿化、保洁、河道管理员、看护员、就业信息员等公益性岗位,在新区科学合理设置1393个岗位,确保每户搬迁群众至少有1人就业。

针对剩余未就业劳动力,靖安新区劳动力就业转移中心已做详细意愿调查,目前与入驻新区的云南东顺、云南业图、昭通锦豫、昭通九和、上海一言、云南建琪等人力资源公司开展企业订单化培训,不断提高易迁劳动力就业务工技能。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上班挣钱不再是一个梦想。

“群众搬迁到哪里、产业就要发展到哪里”。在抓好搬迁群众就业的同时,昭通把发展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下功夫种好三棵“摇钱树”(苹果、竹子、花椒),刨出地下“金元宝”(天麻、马铃薯),抓好生猪、肉牛等特色养殖,精心打造“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让“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窘境变成了“一方水土‘富养’一方人”的致富新景。

微信图片_20200527182826.jpg?x-oss-process=style/w10

“全天候”服务暖民心

从老高山搬进城,地理落差带来的心理落差,无疑让搬迁群众感到了种种“不适”。只要这些因素存在,挪出“穷窝”的群众就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稳得住”。

从山区“直过”到城市,如何解决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管理中群众在思想、工作、生活、发展等方面的困惑和问题,成了摆在全市各级干部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唐远城从彝良县柳溪乡搬迁到靖安新区后,因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便和一同搬来的老乡筹划开一家海鲜店。正当他们为缺口资金发愁的时候,通过靖安新区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了解到可以申请创业贷款,但他们的海鲜店还没有办营业执照,不符合申请条件。靖安新区彝良工作站干部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告诉他到新区服务大厅就能办完相关手续,不用去市区,也不用回老家去办。

第二天一早,唐远城带齐资料到服务大厅,半天时间就办好营业执照和创业贷款。唐远城兴奋地向工作人员感谢道:“以前在老家要跑到几十公里外,花几天时间才能办好的事情,没想到你们用半天时间就帮我办好了!”

说到给孙子开具入学健康证明的事,73岁的曾友付感慨万分,他说:“过去,我们生病也不敢看,一是穷,二是离医院太远,现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真是太好了!”

曾友付是今年元月从永善县墨翰乡箐林村花苗寨搬到靖安安置区滨江社区的。刚搬进新居几天,靖安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就为他做了免费的健康体检,得知自己的身体检测都正常,曾友付开心极了。

靖安安置区坚持“重视群众服务”的理念,除设立相当于街道办事处的群众服务管理工作机构外,还从搬迁人口较多的大关、永善、彝良等三个县协调抽调工作人员组建工作站,从昭阳区各行业部门抽调精干力量充实到易迁群众便民服务大厅设立的医疗、社保、民政、教育、工商、就业等涉及群众经济生活各方面的九个服务窗口;以有温度、有爱心、有色彩、有特点的现代化党群服务中心为建设方向,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原则,整合社区公共服务资源和各种服务功能,合理设置建设了6个“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警务室、矛盾纠纷调解室、妇女儿童之家、4点半课堂、志愿服务工作站、职工之家、爱心超市、社区党校”等社区业务功能用房。

昭通锁定的搬迁对象有36.24万人,集中安置点达28个,其中万人以上规模的有8个、4万人左右规模的有2个、跨县安置人数7.69万人,相当于新建8个集镇、2座中等县城。面对如此庞大的安置区和民生事务系统,全市各级干部凝聚“一条心”、统筹“一盘棋”、树起“一面旗”、用好“一把尺”,通过服务管理中心和社区服务机构的建立和人员匹配,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办公有阵地、服务有窗口、活动有场所、办事有专人,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全天候”服务,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易迁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搬到安置区这段时间,各级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心里暖暖的。”69岁的苟进敏在日记本里写下了这段话,歪歪扭扭的字迹里充满了幸福之情,也充溢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恩。

随着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昭通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出行、用水、看病、上学等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搬迁户生活条件正在不断得到改善。

搬迁之后再“扎根”,更好的日子多着嘞!(刘建忠沈迅)


责任编辑:王瑄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