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马克思主义在迪庆的传播之中共党员在迪庆的革命活动(二)】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邻县剑川、丽江、鹤庆等学校也在全国民主运动的影响下产生了爱国学生的进步组织。迪庆当时没有中学,中甸金江等地的学生大多在丽江、鹤庆等地读书,他们中大多数人积极上进,容易接受新事物,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正义感,在地下党的启发激励下,组成了金江旅丽同学读书会这一进步组织。读书会领导成员每年选举一次,而且有部分学生如杨廷权、和荣先、赵鸿源等是中共党员或中国民主青年同盟会(以下简称“民青”)成员,地下党派这些进步青年学生去做读书会的工作,因势利导,逐步将这一组织纳入党的直接领导,使其健康发展、壮大。在学习提高的基础上,地下党吸收了尹启汤、杨嵩华、和锡品、孙福海、和显宗等成员加入党的外围组织“民青”。由于组织有序,活动出色,影响扩大,维西、兰坪、德钦等县的许多学生也纷纷加入了这个组织。学生自动捐献笔墨纸张和经费,分工合作,日夜赶抄油印各种革命书刊,相互传阅,宣传革命。这些刊物主要有《整风文献》,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艾思奇的《革命人生观》《大众哲学》等。 读书会活动初期,主要以印发传单、组织歌舞表演等形式,宣传反蒋、反帝、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演唱反映穷人解放的歌舞《金凤子开红花》,反映解放区人民幸福生活的《山那边呀好地方》,反映大生产运动的歌剧《兄妹开荒》,反映军民鱼水情关系的《刘永贵受伤》等节目,进行革命启发工作。1948年全国都执行减征,唯有中甸县增加各种征税,县长及税务委员浮收耕地税,兵役科长浮收兵役税,增加兵役名额,以钱代役,乡保长假公济私乱收派款等,引起农村民众激愤。读书会成员按照丽江县工委的部署,利用寒假回到家乡,通过组织“读书会”“识字班”“歌咏队”等形式,宣传群众、组织群众、领导群众进行反“三征”的宣传活动。1949年春,地下党组织以读书会名义发出《致县长张祖年书》《告金江父老同胞书》《反“三征”意见》(传单),联合进步教师、开明绅士,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反抗斗争协会(简称“农抗会”)、“妇女会”进行抗税斗争,并由和耀周、孙福海带队赴下江至三坝、金江至上江散发传单,宣传群众。最后,在士旺公泽民家对县长张祖年直接做工作,张祖年答应向读书会签字退还耕地税、兵役税的浮收部分,乡保长们利欲熏心的举止也有所收敛。通过这场斗争,人民群众受到了较深的教育和启发,鼓舞了斗志,树立了斗争到底的信心,为广泛开展群众运动打下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摘自《中国共产党迪庆藏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1941—1950.5)】 (未完待续) 来源:中共迪庆州委党史研究室 转自:迪庆融媒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