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百年大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关民生福祉。要在立德树人、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持续发力,交出一份有温度、有分量的民生答卷。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深化师资改革,激发核心动能。推动教师管理从“管得住”向“激得活”转变。探索更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让能者多劳、优者厚酬。建立更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支持教师进行教学创新,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让教师成为最受尊敬、最令人羡慕的职业。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促进教育资源均衡,缩小城乡差距,从“基本均衡”转向“优质均衡”。通过“县管校聘”、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机制,促进优秀师资在城乡、校际间有序流动,以强带弱,整体提升薄弱学校的“软实力”,努力让每一个孩子,无论身在县城还是乡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锤炼教学本领,筑牢教育基石。锤炼教学本领,是教师践行使命、回应时代呼唤的根本途径。在推进高质量教育的进程中,教师必须拥有“源头活水”般持续学习能力,将精进教学作为终身课题。这不仅是提升课堂效能、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也是主动应对科技发展与知识迭代,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与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只有继续以人民之心为心,以育才之志为志,久久为功,持续奋斗,才能谱写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鲁茸追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