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专题 文旅 评论 深度 视频 图片 104.7

答好五问促增收丨维西县发展林下食用菌产业开辟群众致富新路径

作者:张燕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5日 15:28:07

图片
图片

深秋时节,维西县塔城镇启别村拉牙村民小组的密林里一派繁忙景象——整齐排列的菌棒上,一朵朵肥厚鲜嫩的滑子菇争先恐后地撑开了小伞,长势格外喜人。村民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筐,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这幅生动的丰收图景正是我州倾力打好高寒山区林下经济特色牌走出的转化之路,将绿水青山变成了群众手中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图片
唤醒山林潜力
 

维西县森林覆盖率达72.81%,林地面积达407.5899万亩,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宝库”。然而在过去却因林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未能充分转化为群众手中的收益。面对保护与发展的双重课题,维西县立足实际,探索出“野生菌抚育+人工栽培”并行的林菌发展路径。

依托林下荫蔽湿润、通风良好的特点,维西县积极推广“林菌共生”模式,不仅不占用耕地,还提升了林地综合利用效率。从制定《林下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到落实种植奖补政策,从技术培训到示范户带动,一系列举措让群众看到借林致富的希望。
 
图片
 
“以前,我们不知如何靠山吃饭,如今在林下种菌,不砍树、不毁林,收益却实实在在。”启别村菌农谢志清一边整理菌棒,一边笑谈变化。他在7亩多的林地里投放了两万余包菌棒,一批菌棒的一个生产周期可收获约6吨滑子菇,收入近9万元。接下来,他还计划将规模扩大到70多亩10万包菌棒。“林子还是那片林子,但生活不一样了。”谢志清的话语里透着对未来的期待。
2025年,维西县继续推进5000亩林下食用菌奖补项目,计划种植150万包,进一步扩大产业覆盖面,增强带农增收能力。
 
图片
.
图片
科技赋能与机制创新
 

维西县与维西倮贡雪山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合作,引入优质菌种和标准化种植技术,为农户提供从菌种供应、田间管理到产品回收的全流程服务。“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菌种,更是一套让林下种植更科学、更高效的方法。”公司负责人李玉梅说。通过科技赋能,菌菇的成活率与品质显著提升,林菌产业逐步走向标准化、规模化。

依托“政府+企业+农户”模式,维西县构建了从菌种供应、技术指导到产品回收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农技专家和乡土人才定期深入林地,开展培训与现场指导,切实解决农户技术难题。企业通过订单农业、保底收购等方式,消除农户销售顾虑,激发种植积极性。

 

图片
 
图片
 
.
图片
延伸产业链条
 

维西县并未满足于食用菌种植的初步成效,而是积极推动产业向后端延伸,提升附加值。目前,标准化菌包厂正在建设中,未来将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运营。李玉梅表示:“有了标准化菌包厂,我们就可以实现内联基地、外接市场,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全面提升全县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这不仅能够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稳定性,还有助于保障农户的收益。”

维西县积极借助电商平台、参与各类展销会,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食用菌品牌,让优质林菌走出大山、走向全国。“我们致力于通过品牌建设,让维西林菌成为高品质食用菌的代名词,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李玉梅说。

 

图片

 

图片
图片

“林下种植不仅不破坏生态,反而促进林木生长,优化林分结构,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维西县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维西县将继续扩大林菌产业规模,强化科技支撑,培育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使其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鲁茸只玛

  • 新华网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西藏
  • 光明网
  • 求是
  • 人民网

迪庆藏族自治州融媒体中心主办  香格里拉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8 DESIGNNTEND ALL RIGHTS RESERVED

云新网前审字2008-002、2008-003号 滇ICP备09000927号   滇公网安备5334000200010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53120250005

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881015  举报邮箱:70835107@qq.com 

本网站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87-8881015  举报邮箱:708351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