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不婚女”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洛桑央宗 发布时间:2018-11-04 10:36:45

■洛桑央宗

在晚清至民国年间,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群女子,他们将头发像已婚妇女一样自行盘起,以示终身不嫁、独身终老,死后称净女,是古代中国女性文化的一种。在滇西藏区的小中甸一带,也有这样一群女子,她们终身不婚,生活在母家。这些女子都出生于过去的富贵人家,一般家中老大为女孩,被留在家中当家招女婿,接下来的第二个女孩本地藏语被称为“江”,他们终身不婚。“江”之后的第三个女孩称为“阿旺”,“阿旺”也终身不婚,衣着上并无什么特殊,并且被默许同别人有自己的小孩,只是谁也不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

“不婚”习俗

珠江地区的“自梳女”终身不婚是一种自我的选择,但是藏区无论是“江”还是“阿旺”,他们的出生顺序直接决定了一生的命运,一般是由于家中缺少劳动力而被父母留下。小中甸乡团结村申科顶村民小组的七林奶奶过去是大户人家,民主改革前她家每一代都有“江”和“阿旺”。她告诉笔者,“江”和“阿旺”都是依附于母家生活的,在家中的分工有所不同。家中的第一个男子会被要求入寺为僧,但同时他们也需要在母家负责一些生意,主要是做一些茶马古道上的生意。家中当家的姐姐和姐夫可能是掌家之人,仓库的钥匙、做饭分食以及家族的生儿育女任务由他们负责。“江”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所有家务、下田干活等都主要由她完成,而“阿旺”则主要负责一些家中的手工制作。“过去根本没有什么商店,家中的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制作的,所以‘阿旺’就主要负责家中布料(主要是麻布和牛羊毛料)的纺织。”七林奶奶说。

“自梳女”一般都是离开母家自寻生活,只有老了才会回到母家养老,或同一些相同的姐妹为伴养老。但是这里的“阿旺”和“江”终身不婚都是在为自己的母家付出,依附于这个家庭,年老也需要母家后辈养老。听老人讲,她们当中一部分人其实日子并不好过,年轻时,为母家付出很多,老了之后要依靠自己的侄儿侄女养老,要是侄儿侄女不孝顺,他们的老年生活就会很不幸。七林奶奶说她外婆的妹妹就是“江”,大家叫她“登登”,她记得,过去回外婆家的时候,家里的侄儿侄女就让年老的登登单独住在院子里,当时老人几乎每天都只能吃藜麦。别看藜麦现在是养生的食物,可是过去因为没有精加工,会因中毒而导致脸肿起来。所以在七林奶奶印象里,登登的脸一直是青肿着的。

跟“江”相比,“阿旺”的人生多了一个选择,因为被默许在外同别人有孩子,因此会有一部分“阿旺”待到孩子长大后分家出去自己过,或跟着女儿一起出嫁,让自己的老年有所保障。至于孩子的父亲,除了她们自己无人知晓,她们也绝对不说,当然对于这些人,村里的人也并不会另眼相待,因为大家都能理解她们。


责任编辑:实习生 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