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畔八大碗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殷著虹 程志开 发布时间:2025-09-16 10:28:40

香格里拉市金沙江畔的风,总携着高山泉水的清冽,似有灵性。当它掠过江畔青瓦白墙的村落,便又悄悄驻足。只因那里正腾起层层暖雾,将江边人的日常烟火和滚烫热忱,还有对天地馈赠的感恩,全揉进粗陶大碗里,酿成了声名十里八乡的“八大碗”。八只敦实的陶碗盛着山乡肴馔,在蒸汽中缓缓舒展,飘出的不只是勾魂摄魄的香气,更是封存在时光里的印象。

每逢江边村落有大事喜事:婚娶迎新、乔迁吉日、添丁道福、寿诞之庆,主人家绿树环绕的院落便成了热闹的主场。院外空地、水泥路边,临时灶台早早支起,柴火在灶膛里“噼啪”作响,火星偶尔蹿出,映亮灶边人眼角眉梢的笑意。

这边,女人们围坐洗菜切肉,指尖翻飞如蝶舞,萝卜切丁、葱姜拍末,动作利落得不含半分拖沓;那边,男人们扛着桌凳来回穿梭,脚步轻快带风,转眼便将四方桌摆得整整齐齐。铝合金蒸笼堆得比院角桂树还高,亮晃晃的菜刀在砧板上“笃笃”敲出节奏,鲜肉与腊肉肥瘦相间,葱蒜姜丝切得匀整如碎玉。锅碗瓢盆碰撞出欢快的调子,煎炒烹煮间,肉香顺着风直往人鼻孔里钻,勾得路过的人频频回头,脚步也忍不住慢了几分。客人们陆续赶来,带着礼包、揣着祝福,孩童们在桌椅间嬉戏穿梭,笑声洒满整个庭院。

江边“八大碗”的讲究,融进了香格里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风光里。传统的“八大碗”,每一碗都有讲究:红肉是用煮熟的五花猪肉切成匀整的肉坨,染红上色,红亮油润间,藏着“生活红红火火”的祈愿;鲜香黄脆的酥肉,外皮金黄、内里鲜嫩,寓意“黄金万两、财源滚滚”;圆子多以豆腐磨碎,拌上作料入油锅炸制,圆润饱满的模样,是“圆圆满满”的美好象征;还有酸辣过瘾的江边辣、咸香劲道的吹猪肝、鲜嫩入味的木耳炖鸡肉、酥烂清甜的萝卜炖排骨、酸酸辣辣的江边鱼,八道菜各有风味,也各有心意。

当八大碗有序摆在四方桌上,宛如一幅鲜活的乡土画作,晕染出舌尖上的香格里拉。如今生活水平提高,江边“八大碗”的内容也在创新发展,但红肉、酥肉、圆子、江边辣这四碗“灵魂”,始终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主打菜品”;其余菜肴,或是外酥里嫩的油炸排骨、或是鲜爽弹牙的盐水虾、或是裹着松针香气的粉蒸肉、又或是炒时鲜蔬菜……皆由主人家依着心愿、家境与食客喜好来定,多则十余碗,少则八碗,不变的是那份实在与热忱。餐桌上,每一碗菜品都藏着巧思:肥瘦相间的肉块与软糯洋芋缠绵相拥,酥烂的排骨浸润着竹笋的清香,爽口的辣味勾得食欲翻涌,酸甜的滋味唤醒沉睡的味蕾。就连清香脆嫩的酥肉里,都能尝出阳光晒过的暖意;肥而不腻的粉蒸肉,裹着松针的淡香;即便是大南瓜、老茴香这样的家常食材,也带着山乡的质朴。

宴席未启,桌上已摆好香烟、饮料与花花绿绿的糕点糖果,先添了几分喜气。开席时,凉拌时蔬与火腿肉片率先登场,脆嫩咸香间,为这场味觉之旅温柔暖场。待大碗红肉摆上餐桌,红彤彤的肉块颤巍巍卧在碗中,热气裹着浓郁的肉香扑面而来,瞬间填满整个院落。按当地习俗,宾客必先夹一块红肉。这一夹,是对主人盛情的诚挚谢意;这一咬,是对主人家恩爱的美好祝福,更是对传统礼仪的虔诚传承。

大菜轮番上阵。粉蒸肉的米香与肉脂交融,在洋芋的清甜里缓缓绽放,入口即化;清蒸排骨牢牢锁住食材本味,鲜嫩得能吸出骨头里的鲜香;江边辣子吸足了麻辣醇厚,一口下去,唇齿间满是过瘾的舒爽;炖鸡汤稠肉嫩,把胡萝卜的红、木耳的黑、青菜的绿,添加成几分生动色彩。最后登场的百合圆子,恰似江边人对百年和好、团团圆圆的永恒祈愿。

宴席间,烟火气在推杯换盏中升腾。这边,久未谋面的亲友相见,说说笑笑拍着肩,唠不完的近况、道不尽的牵挂;那边,邻里街坊举杯,句句祝福暖人心,满是亲近与热络。最热闹的当属酒桌。男人们端着酒杯互劝,或是轮番敬酒、或是猜拳行令,歌声与祝福声此起彼伏,撞得空气都热了几分,更有对未来日子的希冀,顺着金沙江水,流向很远很远……

如今的香格里拉市金沙江边,乡村兴旺、喜事多多。每当金沙江的风掠过村落,望见那升腾的暖雾,听见院里的欢声笑语,便知又有人家在办宴席了。而这“八大碗”,早已不是简单的八道菜,是刻在江边人心底的文化印记,是他们对生活最真挚的告白。它像一颗饱满的种子,在岁月里生根发芽,长出了温暖,也长出了希望与安康,在金沙江畔散发着迷人的乡愁,勾住每一个游子的心。而无论走多远,想起那碗红肉的香、酥肉的脆,便想起了家的方向。

责任编辑:鲁茸只玛

上一篇:赴一场香格里拉之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