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西行弦歌不绝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8-14 10:37:43

——追忆黑陶艺人孙诺七林

木基元 文/图

黑陶技艺大师孙诺七林。

孙诺七林指导儿子制作陶艺。

2015年7月19日晚临睡前,一条来自迪庆州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副主任益新卓玛(阿新)的信息揪住我的心,使我久久无法入睡。阿新哽咽着留言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黑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孙诺七林,因突发脑血栓于当日上午长辞人世。

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顿时让我蒙了,无法接受这个事实!20多天前,我还与孙诺七林大师谈笑风生,转瞬间却阴阳相隔,不禁连叹世事无常。

6月26日,我应“云岭大讲堂·迪庆讲坛”之邀请,专程在迪庆州委报告厅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云南经验’”的报告。次日一早,迪庆州社科联副主席陈树华和益新卓玛陪同我前往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探望黑陶制作技艺大师孙诺七林。

我与孙诺七林大师神交已久!在云南民族博物馆工作的16年时间里,无数次观赏过大师制作的精美器具,李月英、李晓斌、陈平等年轻的同事相继推出了几部尼西黑陶技艺研究专著,愈发加深了我对这一技艺的认识;2005年以来,我受省文化厅之邀请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的评审推荐工作,10年间见证了孙诺七林登上国家级大师的艰辛历程和辉煌业绩。

由香格里拉出发一直往西北行进,约40分钟的车程,我们便到达目的地。六月的汤堆村,满树的白色刺花在农田边、路边绽放,星星点点的农舍撒落其间,四周群山环绕,好像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屋子里轻轻传出节奏均匀的泥片敲打声,已经成型的土陶胚子整齐地在屋外摆放着,有的人家已在封窑烧制。孙诺七林在家门口迎候我们,他的手上还沾着泥土,他的大儿子和孙女婿在制陶作坊里席地而坐,敲打着一方长木板上泥片。

黑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山东日照的黑陶制作技艺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黑陶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其中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尼西土陶制品远近闻名,历史悠久,是藏区土陶烧制技艺制品的典型代表。尼西乡幸福村发掘出距今二千多年前的石棺墓,所发现的夹砂褐陶器,其形状与现今尼西制作的陶器极为相似。

尼西土陶的原料,系用当地特有的红土与白土混合制作而成,包括备料、塑形、雕花、阴干、烧制等工序。制陶一般在自己家中进行,器物上采用各种形状的碎瓷片镶嵌成各种图案,有的则在器壁上手工雕刻龙头、牛头等图案,显得朴实而别致。尼西黑陶制品的品种有100多种,从用途上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传统日用器皿;第二类是宗教用品;第三类则是设计制作的新品种。近年来,随着香格里拉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尼西黑陶制品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工艺和美观、实用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朋友的喜爱。

1948年5月,孙诺七林出生在一个具有七代制陶史的世家。11岁起,他跟随爷爷学习制陶手艺,此后56年的光阴岁月,就在拍打拿捏手中的泥土中度过。改革开放后,孙诺七林的黑陶制品相继走出迪庆,广受藏区农牧民的喜爱。1991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迪庆文化展”中,他烧制送展的24件陶艺被国家有关机构收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刊《装饰》1997年第2期对孙诺七林及其陶艺作了专题介绍,从此他声名鹊起,国内外机构及人士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收藏孙诺七林的陶艺作品。1999年,孙诺七林被命名为云南省高级民间美术师。2009年,他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藏族黑陶传统手工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本文作者(前排右二)与孙诺七林大师(前排左二)。

黑陶生产和销售已成为孙诺七林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他的4个儿子从小受父亲的耳濡目染,1982年大儿子恩主踏上子承父业的学艺之路;接着,次子孙那也成了父亲和兄长的帮手;如今连孙辈们也成为了家族式传承发展的班底。孙诺七林的土陶产品越来越出名,找上门来购买土陶的本地市民和游客也日益增多,但孙诺七林从不漫天要价。他经常向儿孙们谆谆教导:“做人要活得简单,像泥巴一样朴实。我自己走过的六十多年,泥土已为我们带来好多好处,生活已经过得很满足了。对泥土给予自己的收入,要随时带着感恩的心!”

孙诺七林更希望这门技艺能完整地传下去,就像老一辈传给自己一样,自己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一代一代永不停止地传承下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而今汤堆村的180余户中,约有80户从事黑陶制作,包括两户从四川入赘本村的汉族姑爷,大多数人的制陶技艺都是他手把手地教出来的。还有来自各地藏区的工匠,慕名远道前来向他取经学艺,孙诺七林均毫无保留地给予支持帮助。在他的倡议下,具有开拓创新眼光的本村能人祥巴领衔成立了尼西黑陶有限公司,形成了以农户分散加工,公司集中销售的经营模式,每年销售黑陶制品2万多件,产值达到300万元。此举既弘扬了民族文化,又使老百姓真正受益,把黑陶制作成为一件自觉自愿的文化行为。

自香格里拉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孙诺七林家也成为了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许多专家学者慕名拜访,不少领导也到他家视察。孙诺七林多次受云南省文化厅的邀请,参加了国内外非遗展示活动,极大地彰显了云南民族文化的魅力,中国文化报、中国新闻网及省内媒体都相继作了报道。

那天,孙诺七林与我虽首次晤面,却因共同的话题与缘分,俨然像一对老朋友似地无拘无束的攀谈。他拉着我的手,逐一地引导参观他的几个儿孙的院落,儿孙们都各自坐在工作台前忙活着,大师仔细地向我们介绍每一位儿孙的工艺所长,还充满深情地指出他们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阿新副主任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藏族非遗专家,她刚从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为西部学者访学归来。我和她都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及共识,认为这是中国特色非遗保护中根脉相承的一个活标本。我们当即提出建议,要不断总结经验,做好梯队结构的传承人申报工作,使这一技艺发扬光大。老人愉快地接受了我们的建议,他还就传统土陶技艺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将来能改进一些制作工艺,比如用电烧替代现在的烧柴禾,就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话语不多,但大师对于技艺的传承、生态的保护周全考虑呼之欲出,充满了担当与责任。

在汤堆村考察时,我们拍摄了许多照片,孙诺七林大师还赠送一件精心制作的新品酒壶予我,并表示将推陈出新,使我们对尼西藏族黑陶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充满期盼。得悉大师去世后,我向阿新发去了以下文字:“阿新:大师西行,弦歌不绝!上月拜会,竟成永诀。睹物思人,见景思情。你我应把与他的交往深情铭记心中,发愤努力做好非遗工作,整理成文字发表出来。大师家里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也请随时告知。”在大师忌日四七之期到来之际,谨以此文表达深切缅怀之情,祈愿他在天国一路走好! (作者为西南林业大学教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