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黑陶的拉茸肖巴心里揣着民宿梦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0-14 09:19:25

“香,真香!”黑陶土锅里炖着尼西土鸡,加上当天清晨从山里采摘的松茸,藏式厨房里满是香气。8月27日傍晚,一位香格里拉本地人带着外地朋友专程到尼西乡品尝美味的尼西鸡。

“你们猜,这道菜名气最大的是什么?是锅!尼西黑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番话让外地朋友大吃一惊。于是,问题来了:一口被列为“非遗”的锅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尼西黑陶的产地汤堆村探秘。

“我爸爸今年刚被评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不过,他今天不在家。”这一天,26岁的拉茸肖巴(郭文亮)在香格里拉市黑土陶有限责任公司“小鬼当家”。

“你会做尼西黑陶土锅吗?”当我们面带疑惑询问这个文质彬彬的小伙子时,他的回答很骄傲:“当然会,我们是黑陶制作世家,我是家族的第8代传人!”

“尼西黑陶有38种传统器型,土锅是其中之一。一位制陶工匠如果会做38种器型了,那也就出师了。”拉茸肖巴说,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的土陶器制作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古老的制陶手艺至今还在尼西传承,造型别致、古朴大气的各类陶器也是当地群众居家生活的必需品。拉茸肖巴从小在家里对黑陶技艺耳濡目染,两年前从云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回到村里,继续在家里的公司专心学习、工作,38种器型他已经全部学会了。

坐在位于汤堆村口的自家工厂里,拉茸肖巴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只杯子,在手里的刻刀雕琢下,杯口一只调皮的水麒麟形象逐渐清晰,似乎已经准备好了在杯中搅起水花。

拉茸肖巴边展示他的手艺边滔滔不绝地介绍黑陶工艺。十几种工具、六七道工艺、两周时间,这是制作一只黑陶杯所需的精力与时间。而黑陶锅的制作,就更为复杂。正是从小练习、技不离身,拉茸肖巴才有了今天这挣钱的“陶饭碗”。但拉茸肖巴选择回归大山,显然不满足于只像前辈一样端一辈子“陶饭碗”,而是想从黑陶开始,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拉茸肖巴说,他想先开一家与众不同的民宿,再和当地人一起,把汤堆建设成一个黑陶特色旅游小镇。

他说,随着香格里拉全域旅游不断发展,地处交通要道沿线、坐拥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美食的尼西乡已经感受到了旅游带来的热度。这个夏天,拉茸肖巴的家里每天都要迎来数十位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在这里参观、体验,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专属”的黑陶器具。游客走后,工人师傅会继续这项未完成的工作,待黑陶器具烧制好,他们会把成品寄给已经回家的游客,最远甚至寄到台湾。

虽然这项体验活动广受好评,但是拉茸肖巴觉得这还远远不够。在他眼里,自己的家乡山清水秀,春有桃花、夏有松茸,民俗独特,但游客却待一会儿就走了。他想和村里人一起,以“公司+农户”的方式,把当地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让客人在这里待上一天、甚至数天。

在他的梦想里,未来的汤堆要成为一个有意境、有品质、很漂亮、体验好的旅游小镇,人们为出窑的黑陶欢呼,也能坐下来喝上一碗酥油茶,吃上一锅尼西鸡……

是的,在今天的尼西乡,黑陶是一种生活方式,仅汤堆村170余户村民中就有140多户从事黑陶制作;黑陶也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有着3000年历史的技艺依然充满了活力。而未来,黑陶将成为许多像拉茸肖巴这样的尼西年轻人的青春之歌。(云南日报记者 张若谷 熊燕 储东华 李文君

责任编辑:李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