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车轮上的蝶变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19 09:35:57

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末,有着良好自然资源的迪庆州成为重要的国有森林林区,境内先后建立起省、州、县三级6个国有森工企业,木材成为当时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借此“东风”,扎史堆知和岳父岳母商量,想买一辆东风牌载重车跑木材运输。那时,运一车木材到昆明有3000元的运费,是笔不小的数目。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扎史堆知开始奔走在中甸县到昆明市这条长1000多公里的路上。当时,这条路路况不是很好,不仅没有一寸高速公路,连国道214线也是弯多路窄、凹凸不平,出香格里拉经济开发区松园大桥后的道路也是时好时坏。一辆低速载重车来回一趟要花掉半个月的时间。木材运到昆明后,为了能在回程时载货,人生地不熟的扎史堆知还要四处找货,这一个来回,除了食宿、燃油费和各种花销,剩余的钱已经不多了。这让当时寄希望于用这辆车赚钱的一家人产生了不少矛盾,也让扎史堆知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他和妻子离婚了,并净身出户,那年他刚满36岁。

离婚后,扎史堆知没有回到位于五境乡的老家,也没有到更远的地方打工,而是消沉地在中甸县城虚度了3个月。时间是个好东西,不仅让他慢慢淡忘了伤痛,也让他振作起来,开始思考接下来自己能做什么。扎史堆知不识字,除了这一身力气和驾驶技术他别无选择。虽然热爱驾驶,但他的这个愿望却没办法马上实现。这时正值雨季,也是迪庆松茸大量出口的好时期,扎史堆知看到了赚钱的机遇。没有本钱收购松茸,他便每天翻山越岭去采松茸,又翻山越岭地回到县城售卖。过完雨季,他又四处打零工。通过近3年的努力,勤劳的扎史堆知有了一些积蓄。 

在路上跑惯了,扎史堆知仍然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奔走在路上。他用积蓄买了一辆二手带货兜的双排座微型车,载客、拉货、包车,只要能赚钱,扎史堆知从不言苦,也从不停歇。他的跑车线路也基本定格在从中甸县城到其宗村的这段路。这时已是20世纪末期,从中甸县城到尼西乡已经有了硬化路,但尼西乡到其宗村依然是一条颠簸的土路。“伤车”“累人”是扎史堆知对当时路况的评价。不到4年,这辆双排座微型车也几近报废。车虽报废了,但扎史堆知的生活却渐渐有了起色,他不想再干包车、拉货的生意,而是换了一辆8人座的昌河微型车,专门跑起了农村短途客运。这时,在国家的关心帮助下,从香格里拉县城到其宗村已经通了柏油路。换上了新车,跑在平坦的柏油路上,加上这些年累积下的老顾客,扎史堆知每天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一年过后,“老驾”扎史堆知又开始挑剔起这辆微型车的种种不是,容量小、安全系数不高、客人不舒服……于是,他又换了一辆全新的长安之星微型车,这辆车似乎满足了他所有的需求。县里给他办了营运证,每年还有一万多元的燃油补贴,这让扎史堆知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职业荣誉感。

这辆车陪伴了扎史堆知近8年的时间,也是他最有感情的一辆车。这8年时间里,扎史堆知除了驾驶它奔走在香格里拉到其宗的道路上,还驾着它到过昆明、丽江、大理……现任妻子也在这期间相识相爱的。当然,他还从香格里拉机场乘坐飞机到过省外。

扎史堆知时常感叹,当年开着东风车半个月才能走一个来回的路程,如今几个小时就能到达。当年险象环生地划着木筏才能到达的江对岸,如今迈着大踏步就能轻松到达。曾经让他跌破了额头还有膝盖的那条羊肠小道也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

按照规定,3年后,60岁的扎史堆知将不能再从事与客运有关的职业,但开了一辈子车的他还是忍不住买了一辆江铃商务车,他希望,在最后这几年时间里能用更加舒适安全的乘车环境来报答他的老顾客,也让自己的“师傅”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虽然不能再做营运有些遗憾,但这也让他有了大把的时间自由支配。明年底,迪庆有望开通动车,那就意味着,丽江到香格里拉只要1个小时就能到达,大理到香格里拉最快也只要3个小时。另外,香丽高速也即将建成,到时,香格里拉到丽江的通行时间将从3个半小时缩短至2个小时。

如今的迪庆,四通八达的交通干线如“经络”般延伸到四面八方,把迪庆与外界有机地连接起来。想到这些,扎史堆知有些激动。

长路似虹、车流如织。当了一辈子“师傅”的扎史堆知打算退休后认认真真地当几年乘客,坐着“高大上”的动车、飞机,带着家人四处逛逛,感受一下过去从未想过、也不敢想的生活。


责任编辑:杨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