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为引擎 推动迪庆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04 10:41:12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三农”工作者通过长期探索试验总结得出的科学正确结论和选定的正确方向。迪庆州的实践表明,高原欠发达地区完全能通过科技创新重塑竞争优势。以技术突破激活资源禀赋,以数字变革重构产业形态,迪庆可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共同富裕的特色发展之路,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迪庆方案。

一、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价值与迪庆州转型诉求

(一)高原特色农业的稀缺性优势。

迪庆州平均海拔3380米,立体气候显著,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空气纯净,孕育了松茸、中甸牦牛、中药材(如虫草、贝母)、葡萄等独特农产品。这些资源具有不可复制的生态标签,符合全球消费升级趋势中对“绿色、有机、原生态”产品的需求。例如,云南是松茸的主产区之一,产量占全国的40%左右,其中香格里拉松茸的产量占云南松茸产量的65%以上,其品质因海拔与微生物环境差异而难以替代。

(二)传统发展模式的瓶颈。

尽管资源禀赋优越,迪庆农业仍面临三重挑战。一是生产环节,种植养殖依赖传统经验,山地农业机械化率不足,抗灾能力弱;二是加工环节,初级加工占比超70%,如松茸以鲜货或粗加工出口为主,附加值流失严重;三是市场环节,品牌建设滞后,产品溢价能力不足,且受中间商渠道挤压,农户收益有限。

(三)科技创新驱动的必然性。

在全球农业4.0浪潮下,物联网、生物技术、冷链物流等创新手段可突破地理限制。例如,以色列通过滴灌技术将沙漠变为农业绿洲,其经验表明:科技能重构生产要素组合,激活边缘地区产业潜力。迪庆亟需通过技术跃迁实现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跨越。

二、科技赋能高原农业的关键路径

(一)构建智慧农业生态系统。

1.精准生产管理。部署农田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结合AI算法,优化灌溉与施肥方案。例如,在香格里拉市试点“青稞智慧农场”,通过无人机遥感监测病虫害。小中甸山行妙果千亩蓝莓基地,实现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

2.种质资源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迪庆高原农作物基因库,利用生物育种技术选育抗寒、抗病新品种。如依托云南大学“香格里拉马铃薯科技小院”,将马铃薯亩产提升至3000千克以上,较传统品种增长25%。

3.气候风险防控。搭建气象大数据平台,预警霜冻、冰雹等灾害,推广抗逆栽培技术。如在高原浆果园引入防雹网与智能温控大棚,可降低损失率超30%。

(二)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1.智能加工体系。引入FD冻干技术、超临界萃取等设备,开发松茸速溶粉、青稞益生菌等高附加值产品。例如,迪庆州开发投资集团生物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冻干技术将松茸损耗率从40%降至5%,利润率提升3倍。

2.冷链物流网络。建设覆盖乡镇的预冷站与冷链运输专线,整合区块链溯源技术,确保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可控。2024年,迪庆冷链覆盖率提升至65%,松茸出口单价增长10%以上,未来可借助“低空经济”运行,将山上采集的松茸以最快的时间送达餐桌上。

 3.数字营销平台。依托“一部手机云品荟”等电商渠道,开展直播带货、社群团购,打造“香格里拉珍品”区域公共品牌。截至2024年,迪庆州共有地理标志农产品32个、名特优新农产品11个,“香格里拉”品牌效益要在特色农产品上持续体现。

(三)深化“农业+”融合创新。

1.农旅融合。开发松茸采摘体验、藏药文化研学等业态,建设高原农业主题公园。普达措景区和纳帕海周边农户通过民宿与特色餐饮,户均年增收2万元。

2.跨界协同。与生物医药企业合作,提取高原植物活性成分开发功能性食品。香格里拉产业园区三江生物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中药饮片产品炮制工艺技术研究,已有11项中药饮片炮制技术研究项目。

三、构建高原特色产业创新生态的支撑体系

(一)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

设立高原农业创新联盟,整合云南农科院、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机构资源,建立“企业出题、科研攻关、成果共享”模式。例如,维西倮贡雪山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成功申报了3个专家工作站,获得ISO认证、13项专利,引进和示范推广新品种近20个。

(二)强化人才引育双轮驱动。

以“外引”和“内培”持续壮大人才队伍。持续做好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招引工作,积极推动银龄人才专项行动计划,加大对各类人才的支持力度,深入实施“雪域英才”支持计划,依托“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少数民族特殊培养计划等人才培养项目,选送更多优秀人才“走出去”,实施好“组团式”帮扶人才带培项目。

(三)优化政策与金融支持。

为高原特色科技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聚焦“三农”主战场,以“惠农e贷”为核心,构建“产业贷+”“智慧畜牧贷”“乡旅贷”等特色产品矩阵;加强‌政策性金融支持,重点引进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中小企业,解决用地难、融资难、招工难等问题;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信贷产品支持富农产业发展,引导辖区金融机构结合产业发展特色,加大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运用,持续扩大“肉牛活体抵押贷”等信贷产品效能。

四、实践成效与未来展望

截至2024年,我州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产值达24.7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含个体工商户)总产值预计达34.97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92亿元,增幅达27.63%。未来需进一步聚焦三大方向:一是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省级智慧农业创新示范基地,抢占技术制高点;二是深化国内和国际开放合作,对接RCEP市场标准,推动松茸、葡萄酒等产品高端化;三是构建绿色数字孪生系统,实现生态资源资产化运营。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迪庆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斯那七皮)


责任编辑:杨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