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员携带包裹穿梭派送,仔细核对每一个地址;外卖骑手护好保温箱匆匆前行,准时将饭菜送到顾客手中;货车司机专注驾驶,稳稳保障物资运输;网约车司机清洁好车辆,在街巷中穿梭为出行的人们提供便利·····在迪庆高原,有这样一群“风雪赶路人”,他们顶风冒雪,穿梭于大街小巷,用自己的奔波维系着这座高原城市的运转。 迪庆聚焦“户外作业苦、服务需求杂、归属感不强”的实际困境,全州建成18个雪岭暖“新”驿站,构建起覆盖主要作业区域的服务网络,让奔波的“赶路人”有了温暖的“加油站”。 温暖阵地:从“临时歇脚”到“暖心归属” “以前天热只能在树荫下凑合歇会儿,天冷就硬扛着,遇上刮风下雨、下雪,连个躲的地方都没有。现在有了驿站,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太方便了!”夏天午时,正在坛城广场雪玲暖“新”驿站休息的外卖骑手扎西嘴里嚼着热乎的饭菜说道。 驿站空间不大却凉爽十足,24小时开放的休息区配备多规格充电插座、舒适座椅和电视,解决了“手机没电、无处歇脚”的困扰;便民服务区设置饮水机、微波炉、共享雨具,更针对高原严寒气候,配置供暖设施和应急药箱,让“喝热水、热饭菜、避严寒、防不适”等需求得到一站式满足;驿站显著位置还设置了“党建宣传角”,摆放着《云岭先锋》等学习书籍及日常报刊,让新就业群体在休息时也能学政策、强信念。 为确保驿站能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我州积极探索,创新推出“党建引领、政企社协同、契约化托管”的运营模式。驿站由属地社区与企业联合托管,社区全力推动各项服务落地见效,企业则强化资源支撑,双方形成合力,让驿站的运营充满活力。同时,整合社会资源,完成驿站的网络全覆盖,暖气全覆盖,时刻守护着每一位“赶路人”。 精准服务:从“基础保障”到“多维赋能” 冬季免费提供姜茶;夏季准备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春节组织外卖小哥一起在驿站贴春联、吃年夜饭······暖 “新”驿站不止提供场所,更着力构建“全周期、多层次”的服务体系,针对新就业群体 “工作节奏快、突发情况多” 的特点,推出一系列的便民举措让服务“应季又应需”,让在外务工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 驿站还联合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活动,消防员通过现场演示灭火器使用方法、发放手册等方式,讲解电器使用规范、初期火灾处置等知识。联合交警部门拍摄外卖小哥交通安全宣传片,通过真实案例,提升骑手安全意识。此外,驿站还设立了诉求反映二维码,新就业群体可通过拨打热线电话、线上操作等方式完成诉求上报。 治理联动: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 今年4月23日,香格里拉市建塘社区骑手流动网格志愿队正式成立。这些新就业群体化身“城市宣传员”“基层网格员”“信息员”“文明倡导员”“平安守护员”,在穿梭街巷配送外卖同时,主动肩负起社会责任。“社区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今后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将每天走街串巷中发现的问题事项、安全隐患等及时报给社区!”外卖配送员余泽民说。 以驿站为纽带,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正从“享受服务者”转变为“基层治理参与者”。依托驿站,他们积极参与网格排查服务,快递员、外卖骑手等在日常工作中实时上报路面积水、井盖破损、路灯损坏等隐患信息,一张流动的“民情监测网”悄然织就。不仅如此,这些“城市骑士”还主动融入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协助开展“文明交通宣传”,用自身经历带动同行规范骑行;优秀骑手党员担任“网格助理员”,耐心调解邻里纠纷;骑手志愿宣传队在配送箱上张贴醒目的反诈标语,让反诈知识随餐品一同送达群众;在景区周边,及时提醒游客爱护环境,成为移动的“流动文明岗”;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雨雪天气应急演练”,熟悉道路救援、物资转运流程,为应对极端天气影响储备坚实的志愿力量。 如今,暖“新”驿站如同一颗颗温暖的种子,在迪庆高原生根发芽,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撑起了一片暖心天地,更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新动能。“风雪赶路人”成为“城市主人翁”,让城市在温情与共治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