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群众冒雨抢修保通。 (盈江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德宏融媒记者 倪桂英∗ 自2025年5月进入汛期以来,德宏州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境内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和农村公路面临滑坡、塌方、积水等多重考验。关键时刻,全州交通运输系统闻“汛”而动,以“一路多方”联动机制为纽带,以“1262”气象预警机制为先导,以“隐患排查零死角、应急处置零时差”的担当,为群众出行筑牢交通安全屏障。 “一路多方”同频共振 凝聚防汛合力 “G56杭瑞高速K2887段发生边坡坍塌,有车辆被困,请立即支援!”7月11日上午10时,随着紧急指令下达,一场由18家单位参与的汛期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在芒市拉开序幕。交通执法人员迅速封闭车道,消防救援人员展开破拆救援,养护工人操作机械清理塌方……40分钟后,“被困人员”获救,道路恢复通行。这是德宏州 “一路多方”联动机制的实战缩影。 “汛期路况瞬息万变,仅靠一个部门难以应对。”德宏州交通运输局局长介绍,早在汛前,交通部门就联合公路管养、公安交管、气象、应急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处置”三大制度。每月召开风险研判会,每周互通隐患清单,每日共享气象数据,让“各吹各调”变成“同频共振”。 在芒市龙瑞高速沿线,曾有3处桥下空间被违规占用,成为汛期安全隐患。交通部门联合芒市政府、公安交管等单位召开现场会,3 天内完成清障整改;针对G56杭瑞高速光伏项目涉路隐患,“一路多方”联合排查3处风险点,督促施工单位加装防护栏、设置警示标识,从源头消除隐患。“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拧得越紧,防线就越牢固。”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队员说。 “1262”气象预警 把风险挡在成灾前 “今夜至明日,芒市、瑞丽将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请注意防范公路边坡滑塌!”7月27日晚,州气象局通过专业气象服务群,向交通部门推送紧急预警。收到信息后,各公路管养单位连夜出动,对320国道三台山段、腾陇高速高边坡路段进行加密巡查,提前设置警示标志。 这得益于德宏州交通运输部门、气象部门紧密协作,严格落实 “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工作机制:根据气象季趋势预测、周预报、6类专项预警,提前上路排查,提前做好路段管控,并根据降雨等级预警信息,及时进入应急响应模式,分级分类细化巡查频次,这就像给公路装上“千里眼”。州气象局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常规预报每周一准时送达,转折性天气、大雾等预警则通过微信、短信“秒级推送”。今年汛期以来,已发布暴雨预警38次、地质灾害提示26条,为交通部门争取了宝贵的应对时间。 在瑞丽市姐勒大桥路段,曾因短时强降雨引发路面积水。凭借气象部门提前1小时推送的“临近预报”,交通部门迅速调配抽水泵,在早高峰前排除积水,未造成交通拥堵。“以前是雨来了才抢险,现在是看天施策、提前布防,变被动为主动。”瑞丽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说。 铁腕整治除隐患 筑牢道路 “安全线” “超限超载货车是公路的‘隐形杀手’,汛期路面湿滑,货车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更容不得半点马虎。”在芒市超限检测站,执法人员正在对一辆涉嫌超载的货车进行称重。屏幕显示,该车总重102吨,属于“百吨王”。执法人员当即监督驾驶员卸载货物,并对其依法处罚。 今年汛期,德宏州开展“百吨王”专项整治行动,在高速公路入口及国道、省道咽喉路段设置检查点,依托“称重系统+视频监控”科技手段,严查超限超载行为。数据显示,截至8月初,全州共检测货运车辆140248辆,查处超限超载车辆333辆,卸载货物307.4吨。“每减少一辆超载车,就给公路多一分安全保障。”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交通部门对全州桥梁、隧道进行“拉网式”排查,发现2座四类危桥后,立即采取限载、限宽措施,并纳入改造计划;对山区跨沟谷桥梁、地质复杂路段边坡,加密巡查频次,投入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防”设备,实现“人防+技防”全覆盖。在盈江县盏西镇农村公路,养护工人每周徒步巡查3次,对发现的小型塌方及时清理,确保乡村道路“晴雨畅通”。 建管并举守底线 在建项目“安全度汛” “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所有施工人员撤离至避险点!”7月28日,接到暴雨红色预警后,瑞孟高速项目部迅速组织300余名工人转移。这是德宏州在建交通项目严格落实“1234”风险管控机制的体现——即1次预警响应、2小时巡查、3类隐患排查、4项应急措施。 针对“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交通部门对全州公路在建项目开展专项督查,重点检查“两区三厂”(生活区、生产区、拌合厂、钢筋厂、预制厂)、弃土场、高边坡、深基坑等部位。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项目,坚决“应停尽停”;对避险路线不明确、应急物资不足的工地,限期整改。“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汛期必须把‘安全’二字刻在心上。”州交通运输局建管科负责人说。 在芒梁高速K35标段,施工单位提前修建截水沟、挡土墙,配备抽水泵20台、应急照明设备50套,确保强降雨时能快速排水;在腾陇高速遮放段,项目部与当地气象站共建“防汛联络点”,实现预警信息“点对点”传达。“从驻地选址到物资储备,每个细节都按最高标准准备,才能让工人安心、让群众放心。”项目部安全总监说。 风雨渐歇,阳光初照。在德宏的城乡道路上,养护工人正在修复水毁路面,执法车辆继续巡逻护航,“一路多方”的联动仍在持续。从高速公路到乡村小道,从运营线路到在建项目,德宏交通人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在汛期里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出行安全,让“平安通途”成为德宏大地上最温暖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