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转化”释放科技潜力——维西药林公司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小记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11 16:08:04

“现在,珠子参良种繁育基地进入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为此,公司编制了‘珠子参’种植技术规程,把发明成果“一种珠子参育苗移栽种植方法转化成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我们要按照规程做好当前的除草、施肥等工作。”7月5日上午9时,一场别开生面的实用技术培训在维西药林公司珠子参良种繁育基地拉开帷幕,公司技术骨干、基地管理员蜂丽辉以手把手教的方式向12名工人传授珠子参田间管理技术规程。

这是维西药林公司借“智”生“蛋”,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举措之一。近年来,该公司认真落实云南省科技厅创新引导与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取得一批研发成果,“一种提升珠子参品质的生物菌剂及其使用方法”和“一种珠子参育苗移栽种植方法”获得发明专利。同时,公司获得14个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和3个地方标准。

日前,该公司负责人、被十里八乡群众称为“参王”的云南省科技特派员赵才华在云南省高新企业人才培训班上交流经验时说:“我们搞发明不是为了装门面,而是为了将发明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们通过落实‘两个转化’,借‘智’生‘蛋’,释放科技潜力,有力有效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了珠子参等特色产品的竞争力,达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赵才华说的“两个转化”即与云南农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合作,编写“技术规程”,将发明成果转化为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为珠子参等中药材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提供“施工路线图”;按照“科技特派员+技术骨干+农民”的方式,加强培训,将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转化为提升劳动者素质的成果,为实现珠子参等中药材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两个转化”开红花,借“智”生“蛋”出成果。到目前,药林公司培养了蜂丽辉等8名技术骨干和示范基地管理人才,培养了210名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公司建成珠子参良种繁育基地52亩,推广种植192亩,每年生产优质珠子参干品2吨;建成滇重楼良种繁育基地95亩,每年生产优质滇重楼干品15吨;推广种植云木香310亩,每年产生云木香干品50吨。公司取得“成品一次检验合格率达100%、最终出厂合格率100%”的成果。2024年,公司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200亩,每年支付租金12万元。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

(通讯员 杨洪程)

责任编辑:和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