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傈僳族传统文化(节选)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29 09:26:45

(上接2025年8月22日第四版)

(五)严谨的大年初一

维西傈僳族的传统观念认为,新年第一天的活动是否有序、欢乐象征着来年生产生活顺利与否。因此,这一天人们的活动需要严谨。

首先,凌晨起来到水源旁烧一堆青香烟火,供上酒、茶及猪头肉、糕点等,然后抢鸡鸣后第一声的“龙气”水。用背(挑)回家的“龙气”水和面捏制成油煎粑粑具有吉祥寓意,油煎粑粑要煎成狗头、金银锭子、鸡冠、牛头、马首、扭曲的绵羊角以及各种各样的花朵,放置于神龛前、粮仓中、灶台上。狗头寓意粮神犹在,五谷丰登;金银锭象征财源广进;鸡冠寓意儿孙满堂,烟火永续;牛头寓意吃苦耐劳勤劳致富;马首寓意前程似锦、家业兴旺;扭曲的羊角寓意远离病痛,健康长寿;花朵寓意四季如春,幸福满园等。忌讳煎成猴、猪、兔、飞鹰等形状,因为猴子掰苞谷,最后只得一包;猪嘴到处乱拱,惹是生非;兔子会吃粮苗,不利丰产;鹰是猛禽,不利于身心健康。油煎粑粑的香味飘得越久,越显示家庭富有,福气也越多。因此,过年期间,自家食用和向亲友拜年用的粑粑都要在这时煎制完成。同时,祭司或长者在祭台或神龛前要上供新菜肴、糕点、茶、酒等祭祀天神和祖宗祈求保佑。其他人(特别是身体欠佳者),或到山头上,或去村头寨尾的三岔路口,实在走不动则在庭院中,燃烧香柏叶青烟火,让烟雾熏蒸全身,驱走晦气和疾病。一切完毕,所有人一起享用早餐。这一天除参与公共性质娱乐活动外,不拜年,不串门,否则会被认为是“没有家的讨吃汉,没有食的要饭女”。

(六)丰富多彩的“目刮”“瓦器器”和体育性娱乐活动。

唱“目刮”和跳“瓦器器”是维西傈僳族过年最主要的娱乐活动,从除夕之夜开始,一直持续到过年结束。除夕之夜,一般由年长者吟唱“阿怒明怒摆本抓目刮”,即“远古故事调子”,年轻人在一旁倾听;正月初一以后,不分男女老少,遇到什么吟唱什么调子。跳的“瓦器器”各取所爱,舞步千变万化。

除了吟唱“目刮”和跳“瓦器器”以外,开展的娱乐活动中最古老、最具代表性,又能吸引大众参与的是射弩活动。从大年初一吃过早饭开始,只要有人组织,全寨的男女老少都会扛弩携箭,拿着油煎粑粑或肉坨坨,自行来到活动场地。拿来的粑粑和肉当作靶,射手们从规定距离外持弩射击,射中并串于箭上的粑粑或肉归射手,射不中的,箭归供靶者。

其次是荡秋千。荡的秋千一般有:①转转秋千。这是将一根直径15厘米、长4米左右的木楞杆正中部位凿一适当的圆孔安放在木桩上,人在两头趴着转圈荡起的娱乐游戏。②抬杠秋千。这是将一根方木或木楞杆横搭于木桩上适当固定,人各骑一头上下摆动的娱乐游戏。③藤绳秋千。这是将两股粗藤或绳索设一活动环扣套于高处的树枝或专门的木架横杆上,另一头拴上木板,人可站立或坐在木板上前后荡起的娱乐游戏,技高胆大者可荡转360度,很是惊险刺激。若遇积雪天时,人们还会滑雪与互打雪球来取乐。

(七)增进人际关系的拜年活动

日常生活里,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都各自奔忙,很少能聚在一起谈心交流,过年正好能填补这一遗憾。因此,相互拜年成为维西傈僳族群众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

首先,晚辈要给长辈拜年,尤其是给父母(岳父母)拜年是每年必须做的事情。不给自己的父母拜年的子女是不孝子女,这样的人会受到社会舆论谴责。给父母拜年的礼物包括:衣服,寓意穿在身上暖心间;茶叶,寓意祝福健康长寿;酒和糖,祝福生活甜美; 肉和糕点,祝愿永远幸福。给其他长辈拜年的礼品则视自己的经济情况而定,一般为糖、茶、酒等,没有严格的规定。亲友间相互拜年不讲究礼轻礼重,也不讲究吃喝,追求的是交心谈心、歌舞同乐,但不论送什么,都以双数为尊,有来有往。

(八)有关生产性的活动

农事是古代傈僳族生活物资的重要来源,因此,维西傈僳族在过年期间仍不忘农事生产,将其列入重要活动。

“华朵华嘎尼”,直译为“狩猎日”,时间是正月初二。古时候的这天一大早,猎人们祭过猎神,然后扛弩挎箭领着猎犬进山狩猎。如果这天真的狩到了猎物,那就是“华鲁志”(获猎福)了,全年将油荤不缺还会有剩余。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保护野生动物、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们只是象征性地举行仪式,持弩牵狗上山巡游一圈,不再追捕猎物。

正月初三、初四,各家各户给大牲畜(特别是劳役畜)或饲喂腊油,或饲喂鸡、鸽、鲜猪肠剁制成的汆汤,目的是增膘壮体。同时,给多年不结果实的果树喂“食”,即一人爬到树上,一人在下面用斧头砍一下树干说道:“果树,果树,今年你结不结果?你若还不结果,今天我就砍倒你;你若可以结果,我就喂给你食。”树上的人赶紧回答:“主人、主人你别砍,今年我就结果,今年我就结果。”而后,树下的人一边祈祷一边将一大把天糈米放入斧头砍出的口子里。

农事开张仪式。正月初五以后,人们选一吉日,用酒、茶祭祀神灵后,村民扛犁吆牛到田地里犁几个回合,或扛锄到田边地角挖上一阵子,或背几篮粪到地里。有的地方则全村人带着食物、炊具到神山祭祀天神,以示全年农事生产从此开张。总之,这天的劳作虽然是象征性的,但意味着人们进入了繁忙的又一年。

(九)过年收尾,有始有终

维西傈僳族传统观念认为,过年也要像做事一样有始有终,这样新的一年里不论做什么事情才会有始有终,不会半途而废。维西傈僳族的正月十五日是过年的收尾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又以相当于年夜饭档次的摆宴为过年收尾。白济汛乡河江桥一带的傈僳族还会在猴子崖峡谷的热水塘举行澡塘会。澡塘会除了用热水泡身洗澡、食用补品、喝酒娱乐外,青年男女们还以“抢婚”来增加节日的气氛。过完这一天,人们结束走亲访友等过年活动,全身心投入新一年的生产劳动中。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杨小花

上一篇:古人的七夕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