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走进维西县幼儿园大一班,李仲仙老师的身影格外醒目——纳西族服饰衬出温婉娴静,三尺讲台映照教育热忱。 第一次牵起孩子们柔软的小手,“仿佛捧着春天的第一朵花”,那份被信任的温暖瞬间击中了她心扉,稚嫩的涂鸦、断断续续的故事,都是孩子们珍贵的“见面礼”,这一刻,李仲仙便领悟到教育的起点在于“被需要”。自2010年10月踏上幼教岗位,这位纳西女孩便深深扎根边疆幼教沃土。十四年班主任的坚守、五年教研员的深耕、三年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她用爱与智慧浇灌幼苗,从学前新兵蜕变为集省、州、县级“骨干教师”于一身的幼教先锋。荣获五十余项奖项,无声诠释着一位边疆民族地区幼教工作者的赤诚与担当。 师德为本 爱心点亮成长路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辰,需用耐心与爱心点亮。”这育人箴言,是她十四年班主任生涯的真实写照。作为党员,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幼儿为本”为核心理念,将对幼教的挚爱融入每个细节。面对特殊需求儿童,她主动牺牲休息时间,与家长反复沟通,量身定制成长方案;为激发幼儿潜能,她精心打磨每一次游戏与活动,让孩子们在欢笑中实现习惯养成、能力提升。 在她引领下,班级孩子不仅表现优异,更以阳光开朗的性格和出色的动手能力赢得赞誉。“李老师就像孩子的第二个妈妈,交给她,我们一百个放心!”家长的肺腑之言,道出深厚信任。这份信任,源于她日复一日的用心,无论是清晨校门口的守候,还是午后游戏的陪伴,抑或是傍晚与家长细致沟通孩子点滴进步——她用真心与责任,筑就了坚实的家园共育之桥。 教研赋能 携手团队共成长 “独木难成林,百花方为春。”在出色完成教学的同时,李仲仙从未停止教研探索。担任年级教研员五年间,她精益求精策划毕业典礼,绽放童真活力;任年级组长三年,她成功编排并推广民族课间操与器械操;作为艺术学科带头人三年,她勇挑示范课重担,倾囊分享经验,撰写论文,以专业引领同伴。 她是教研场上的“开路先锋”。教学遇阻,便组织专题研讨,抽丝剥茧,反复推敲。2024年10月,她投身县级课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边疆民族地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将教研激情汇入民族教育洪流,贡献创新智慧。 她始终秉持“空杯心态”,如饥似渴投入各级培训学习,在迪庆州教育叙事论文评比、课赛及维西县课堂教学技能大赛中屡获奖项。“只有不断汲取新知与新理念,才能紧跟幼教发展步伐,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这是她常挂嘴边的一句话。 以绩为阶 奋斗铸就荣光路 十五载春华秋实,一张张证书见证着李仲仙的奋斗足迹:2019年,获维西县委教育工委“优秀共产党员”、县幼儿园“优秀班主任”称号;2021年,被迪庆州委教育工委、州教体局评为“优秀教师”;2023年,荣获维西县总工会专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多次在县级评选中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所指导的幼儿舞蹈和教师舞蹈屡创佳绩;2024年,获维西县人社局嘉奖;2025年5月,被评为迪庆州“州级骨干教师”,并受聘为迪庆州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同年8月,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骨干教师”。 荣光背后是日夜耕耘。为备好一堂课,她打磨教案至深夜;为雕琢孩童舞姿,她不厌其烦推敲细节;为精进技能,她业余苦练绘画、弹唱,在维西县专业技能大赛中斩获弹唱、绘画二等奖,并包揽园“三笔字”比赛粉笔、钢笔、毛笔三项二等奖。“每份荣誉都是激励,更是责任,鞭策我永不止步,不负孩子和家长的期望。”她如是说。 笃行致远 擘画幼教新蓝图 2025年5月,李仲仙履新维西县幼儿园副园长。从一线教师到管理者,责任愈重。分管安全卫生工作期间,她完善制度,组织演练,筑牢安全屏障;同年9月起分管教学与大型活动,她创新形式,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常态化,让民族魅力浸润童心。 “‘勤’以为径,以‘谨’自励,眼中有孩子,心中有尺度,行动有方向。”这是她的职业信条,亦是未来航标。回望十五年从教路,她坦言:“未来,我将严格遵循《学前教育法》,积极探索智慧幼教新路径,以更加专业的姿态守护幼儿成长,继续做孩子们喜欢、家长放心的好老师。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法治的阳光下,拥有一个充满欢笑、浸润成长的童年。” 从青涩幼师到团队领航者,从普通园丁到省级骨干,李仲仙用十五载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生动诠释了“四有”好教师的时代内涵。这位纳西巾帼,正以满腔热忱与坚实步履,在幼教征途上笃定前行,续写璀璨篇章。 记者:张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