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庆州香格里拉中学的校园,总有一道温暖的身影:他或是在教室用生活实例拆解数学公式,或是在办公室为学生答疑,或是在节日里捧着蛋糕和孩子们分享喜悦。他就是起现正老师,一名扎根迪庆高原教育20载的党员教师,始终以爱为底色、以坚守为支撑,在三尺讲台上为孩子点亮了通往未来的路。 2005年,从云南民族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的起现正,带着"让高原孩子也能触摸知识星空"的信念,毅然投身迪庆教育。从维西县到香格里拉市,二十载春秋流转,他带过8届高考班、1届中考班,均取得良好的成绩。数学课曾是不少学生的“拦路虎”,但起现正总有办法让枯燥公式“活”起来:讲解立体几何时,他利用色彩分明的线条勾画出空间中的点线面位置关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分析函数图像时,用GeoGebra动画演示图象,直观而生动,还组织学生分组绘图互动;遇难题不直接给答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起老师的课特别有意思,他会用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给我们讲数学,他总能把难理解的内容讲得特别通俗易懂。”学生李筱澜的话,道出许多学生的心声。 “教育不仅传递知识,更传承梦想与希望。”在起现正心中,最大的成就感是见证孩子靠读书改变命运。小中甸籍学生孙诺培楚2019年中考考入高中时成绩不理想,经过三年的努力,2022年高考以优异成绩被昆明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起现正得知消息时激动得红了眼;德钦籍学生白玛取次也让他骄傲,三年苦读考入中山大学,毕业后留在广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工作,更在2019年疫情最危急时奔赴抗疫一线。“看到她用所学知识守护生命、逆行担当,我既为她学业有成高兴,更自豪于她能反哺社会。”这份欣慰,正是他坚守教育的动力。 在抓好教学的同时,起现正始终深耕教研。他坚持每周听课2至3节,笔记本记满不同教学方法心得,无论是年轻教师的创新互动,还是资深教师的重难点突破技巧,都总结融入自己课堂。他3次参加迪庆州高中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培训,带着问题学分层教学、情境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回校后主动与同事分享,共磨优质课;还承担州级公开课,任迪庆州首届“雪岭润杏杯”教学技能大赛评委,为年轻教师指路。作为迪庆州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学科兼职教研员,他主动担责:2022年参与省级课题《迪庆州普通高中高一数学学困生初高中教学衔接实践研究》,深入多校调研并制定辅导方案;2024年参与编写学校青年教师培训教程《向上生长》,撰写的《如何形成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教育合力》成新班主任“手边书”;2017年、2020年、2021年先后在《都市家教》《教育科学》《数理报》发表论文,分享“趣味教学”“分层辅导”“班级管理”“高考备考复习”经验。“教师要先当‘学生’,才能教好学生。”这是他常对年轻教师说的话,而他也在持续学习探索中,不断精进教学能力。 在学生眼里,这位教学、教研都出色的老师,更像一位把他们放在心尖上的“大家长”,大家都亲切地叫他 “起哥”。每到季度末,他总会自掏腰包备好蛋糕与零食,为当季过生日的学生张罗起集体生日会,用这份简单却满含心意的仪式感,给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添上温暖一笔;中秋节时,他把学生聚在教室,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唱歌表演,欢声笑语将教室填得满满当当;元旦来临前,他又带着学生挂彩带、写福字,陪着大家在热闹氛围里一起迎接新年。他的手机相册和电脑里,早已存满了不同届学生的影像:有生日会上沾着奶油的灿烂笑脸,有中秋分享月饼时的欢乐瞬间,有运动会上奋力奔跑的矫健身姿,更有毕业时大家紧紧抱着他、满是不舍的合影。“每次翻这些照片,每个孩子的性格以及和他们有关的小故事就会立刻冒出来,他们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不管过去多少年,我都能一眼认出。”说起这些,起现正的脸上满是藏不住的笑意。 20年耕耘,起现正获得“云南省教育系统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迪庆州优秀教师”“迪庆州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迪庆州骨干教师”等诸多荣誉,所带班级多次获评省级、州级“先进班集体”。但在他心中,这些都不及学生的一句“老师好”“起哥,我考上了”珍贵。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依然保持着最初的热忱:清晨陪学生早读,俯身整理书本、解答疑问;傍晚办公室灯光常亮,逐字打磨次日教案,连例题讲解顺序都反复斟酌“我坚信,爱是最好的教育,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只要孩子们需要,我就会一直守在迪庆高原的讲台上,陪他们一起向上生长。”起现正眼神坚定地说。 图文记者:和丽瑶 刘小庆 视频:余红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