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南县石山农场针对1500亩长期放荒的乔木茶地,成功引入500万元专项项目资金,通过科学系统的提质改造,构建起层次分明、效益多元的立体种植格局,让昔日闲置的茶资源重焕生机。 石山农场1500亩乔木茶林。 踏入石山农场的茶园,昔日荒草丛生的景象已被改写。1500亩乔木茶历经科学提质改造,与台地茶共同构筑起错落有致的立体种植体系,阳光穿透层叠枝叶,在茶垄间投下斑驳光影,每一片新芽都饱吸天地养分。这场蝶变是2025年石山农场向上级争取的500万元项目资金,依据乔木茶生长特性精准施策,通过土壤改良、种植结构优化,从而让这些饱经岁月的老树重新舒展枝叶。 “目前1500亩的乔木茶已经基本改造结束,之后我们将开发几款新的产品,一是生态乔木的龙珠茶,小方片、小圆片,还有有机生态的红茶、白茶这几款茶叶。通过研发这几款茶叶,下步就申请桫椤山的商标。”广南县石山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莫良凯介绍。 乔木茶叶新芽。 乔木茶产品龙珠茶。 金鸡乔木白茶产品。 改造后的茶园化身孕育珍品的沃土,系列新品应运而生。从圆润饱满的龙珠茶到形制精巧的小方片、小圆片,从醇厚甘润的有机红茶到清冽鲜爽的生态白茶,每款产品都承载着农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而“桫椤山”商标的注册,更标志着农场向有机生态乔木茶品牌化发展迈出关键一步。 广南县石山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莫良凯说:“桫椤山牌商标主要就是打造有机生态的乔木茶产品,从而填补农场传统茶经营的空白,提升农场的经济效益,带动职工和茶农增收。这个项目我们建立了一个利益链接机制,建立了‘公司+社区+农户’的模式,通过这个模式带动乡村产业振兴,让农场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农场创新构建的“公司+社区+农户”利益共同体,让500万元项目资金转化为社区集体资产,按3%左右比例进行的年度分红,持续为村集体经济“输血”。与此同时,公司以每公斤15—60元的保护价收购茶农与职工鲜叶,让大家的腰包实实在在鼓起来。 “通过这种模式运作以后,茶叶的产值要比传统台地茶的产值至少翻一番,甚至可能会达到1.5倍的产值。现在1500亩的茶叶可以为职工提供150个左右的就业岗位,以前我们的职工是出厂务工,现在已经逐步形成职工回厂创业,就是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吸引大家回厂就业或创业。”广南县石山农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莫良凯信心满满。 工人在乔木茶林里采摘茶叶。 茶叶产值的跃升让土地迸发新活力,150个就业岗位像磁石般吸引着外出务工者返乡,昔日“走出去”的职工如今带着技术与热情“返回来”,在茶园里播种新的希望。从荒茶地到“致富园”,广南县石山农场正以一片茶叶为媒,铺就一条产业兴旺、百姓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