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维西县体育场盛大举行。会场内外,彩旗与气球相映,“沧桑巨变四十载 感恩筑梦新征程”横幅生辉,舞台两侧矗立的“1985”“2025”时光标识,默默诉说着40年的流转与坚守。 上午10时,护旗队员迈着铿锵步伐护送国旗入场,千余名参会者肃立齐唱国歌。老人们胸前的党徽、孩子们追随的目光,汇聚成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敬意。 “四秩芳华,笃行不辍!”中共维西县委副书记、县长和维洁的致辞,用一组组数据勾勒出维西县蝶变轨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84年的0.3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60.88亿元,增长超170倍;通车里程从305千米增至2386.87千米;全县7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4.3万余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15年免费教育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不断健全…… 这些抽象的数字,在攀天阁乡美洛村村民和丽叶心里,化为了具象的温暖。“娃娃上学免费还有营养餐;以前去县城卖山货得走半天,现在开车半小时就到。”她牵着女儿的手,眼含笑意,“这些数字,就是咱锅里的热饭、娃娃身上的暖衣,是真实攥在手里的好日子!” 随后的《盛典维西》文艺演出,将庆典推向高潮。舞台上,可移动的木楞房道具成为视觉焦点,时而拼接成傈僳族村寨的院落,炊烟袅袅,时而展开为开阔场地,成为各民族演员尽情舞蹈的舞台。LED屏幕上,“松枝照明”的往昔与“灯火璀璨”的今朝交替闪现,带着观众穿梭40年时光。 演出总编导郑丽萍说:“木楞房是维西县的文化符号,我们想通过它告诉所有人,维西县的发展是各民族像一家人一样共同打拼出来的。” 从《盛世序章·时光启幕》到《逐梦前行·辉煌新程》,傈僳族的欢快、藏族的奔放、彝族的热烈、纳西族的浪漫等多样风情交织,绘就一幅多民族和谐共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画卷。 刚从舞台走下来的塔城古典热巴表演队队员余秀兰,紧抱着绘有民族纹样的热巴鼓。“在塔城,热巴舞从来不是单一民族的独舞。节庆时,大家都会跟着鼓点跳起来。”她说,“今天站上县庆舞台,就是想让大家看见,维西县各民族群众的团结情早融在这些舞蹈与鼓点里,40年没变,往后也不会变!” 当《梦的维西》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正午的阳光为木楞房镀上金边,也照亮每一张洋溢着希望的笑脸。会场内,人们相互道贺,老人们回味着从“溜索渡江”到“安居房里看春晚”的巨变;年轻人忙着把手机记录的场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这场庆典,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却用一个个歌舞、一次次欢笑,为维西40年写下最生动的注脚。曲终人未散,关于未来的畅想已在空气中激荡——有人要把家乡的冰葡萄卖到更远的地方,有人计划带孩子重走茶马古道感受历史文化。这份对家乡的热爱与期许,正汇聚成维西迈向新征程的澎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