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婴,字仲,谥平,也称晏子。晏婴是春秋时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卿相,辅政长达五十余年。 刘向在《晏子叙录》里说:“晏子博闻强记,通于古今,事齐国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尽忠极谏道齐,国君得以正行,百姓得以亲附。”孔子曾称赞晏婴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感慨地说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祈慕焉。” 以下是几则有关晏婴的小故事。 齐景公有个宠爱的女儿,他想把她嫁给晏婴。齐景公于是到晏婴家宴饮,饮酒至酣畅时,齐景公看见了晏婴的妻子,就问:“这是您夫人吗?”晏婴回答说:“是的。”齐景公说:“嘿!又老又丑。寡人有个女儿,年轻漂亮,请让她来充实你的内室吧。”晏婴听后,离开坐席,站起来回答道:“如今我的夫人确实是又老又丑,可是我与她已经共同生活很长时间了,过去她又年轻又漂亮。况且,人本来就是以少壮托付于年老,以漂亮托付于丑陋。她曾经托付于我,而我也接受了她的托付。如今君王有所恩赐,但能因此让我背弃她的托付吗?”晏婴说完,拜了两拜,谢绝了齐景公的美意。齐景公多次赐给晏子金银裘皮、好车好马,他都拒不接受;给他新房,他也拒绝搬迁。“晏婴拒赐”成为千古美谈。 晏婴辅佐齐国三公,始终为政清廉,清白公正,主张“廉者,政之本也,德之主也”。他管理国家秉公无私,亲友僚属求他办事,合法者办,不合法者就不给办。他从不接受礼物,大到赏邑、住房,小到车马、衣服。不仅如此,晏婴还时常把自己的俸禄送给亲戚朋友和劳苦百姓,而他自己,虽身为三朝国相,却生活俭朴,粗茶淡饭,布衣弊车,住的是离市集很近、喧嚣嘈杂的简陋之室。晏婴自己有一狐裘,一直穿了三十年,别人讥笑他,他却泰然处之。司马迁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说,晏婴做宰相,一顿不吃两个肉菜,妻妾不许穿丝绸衣物。 晏婴内辅国政,屡谏齐王。齐景公时,齐国刑律条文繁多,百姓稍有不满或反抗,动辄得罪,被施以酷刑。一次,齐景公问晏婴:“贤卿家靠近集市,可知物价的贵贱?”晏婴答道:“既然靠近市集,怎能不知道呢?”齐景公接着又问:“哪种物品贵?哪种物品贱?”当时,因齐景公实施残酷的刑罚,受刖刑而被砍脚的人很多,市场上假足畅销,鞋子反而卖不出去,因此晏婴答道:“踊贵履贱。”意思是说,假足贵,鞋子便宜。齐景公有所领悟,于是下令废除刖刑,减轻了刑罚。 晏婴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曾奉齐景公之命,与晋联姻,并曾预言齐国政权终将为田氏所取代。传世有《晏子春秋》一书。 (本文摘选自图书《画说廉政》) 来源:山西省图书馆宣传推广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