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长征过迪庆之中甸休整(三)》 红二军团进驻县城和周边村寨后,走访群众,张贴标语口号。通过广泛宣传,藏民陆续回家。许多妇女主动为部队背水、扫地、磨青稞、缝补衣服、安排食宿。后续部队进城时,群众自觉集队到南门欢迎。二军团总指挥部设在中心镇公堂,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滇分会中甸城军分会。贺龙、任弼时等军团首长先后接见了三行代表团(藏团、汉团、商界)和部分群众代表,聘请翻译、向导为红军筹集粮草。 由于受国民党欺骗宣传,松赞林寺僧侣绝大多数逃离寺院。为搞好部队的休整,训练沿途扩充的新兵,筹集粮秣,顺利通过迪庆,指挥部决定用实际行动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严格遵守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尊重藏民信仰、保护寺院,使藏族人民认识到红军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军队,从而取得藏族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红二军团以贺龙主席名义颁布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湘鄂川滇康分会布告》。布告中说:“本军以扶助番民、解除番民痛苦,兴番灭蒋,为番民谋利益之目的,将取道稻城、理化,进入康川。军行所致,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幸望沿途番民以及喇嘛、僧侣,其各安居乐道,毋得惊惶逃散。尤望各尽其力,与本军代买粮草,本军当一律以现金按价照付,决不强制。如有不依军令,或故意妨碍大军通行者,本军亦当从严法办。”红军指战员展开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同时,积极为当地群众做好事,学习藏语,和藏民交朋友。为尊重藏族风俗习惯,部队夜里冒着高原的寒风,露宿在野外。干部战士喝了群众的水、吃了群众的东西都要付钱。藏族群众深受感动,称赞“红军好,共产党好”。 5月2日,贺龙等首长率领40余人骑到松赞林寺,受到僧侣们热情欢迎,步入扎仓(僧院)大殿后,双方互送礼物。贺龙向松赞林寺郑重赠送一块红锦幛,中书“兴盛番族”四个大字,右直书“中甸归化寺存”,左落款直书“贺龙”;另外又送上一对精致的大瓷花瓶和一些礼物。贺龙说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是为各族人民的解放路过中甸,要在中甸短期停留,进行筹粮,还要继续北上,赶走日本帝国主义。红军是番族人民的好朋友,喇嘛寺对红军支持很大,红军对此表示感谢!经过商谈,八大老僧表示拥护红军,积极帮助他们筹措给养。 离开大寺时,乡城康参老僧帕初送给贺龙一对“瓜格达”(藏民外出装食物的皮褡裢),一对镶银木碗。还说以前一直认为汉兵都是赵尔丰(清政府川滇边务大臣),现在一看确实不同,红军真是从没见过的好军队,他们会念经祈祷红军再回来的。大寺喇嘛将贺龙一行送到大门外,并祈祷平安。 同日,红军总部派部队到大寺门口站岗,张贴布告,严禁部队进入寺内。 此后,红军开始大规模买粮,夏那古瓦更忙了,他领了一些红军来夏那村(今吓那村)自己家里住。红军在他家设了一个分部,还带来一台电报机,每天与总部联络,汇报这边的筹粮情况。女主人见红军穿得太单薄,赶快和村里一些大嫂给他们每人织了一件毛衣。红军得到群众的帮助,都坚持要付给一些大洋。 5月3日,在夏那古瓦的协调下,松赞林寺开仓放粮,打开3个仓库,背出2000多斗青稞(6万余斤),另外还加上大批猪肉、红糖、粉丝,部队一一作价付款。附近的商贩也把粮食、红糖、食盐售给红军。在陆云鹤等人大力宣传下,县城商家、富户陆续向红军售粮。在附近村寨,夏那古瓦又买到青稞数万斤。红军先后在中甸筹粮10多万斤,全都一一付款。 红军在进行物质准备的同时,积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为通过迪庆,进军西康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作好思想准备。5月3日,在贺龙、任弼时同志的主持下,红二军团在藏经堂召开连以上干部参加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后称中甸会议),总结从贵州盘县到中甸近一个月的经验教训,研究涉藏地区工作的政策和策略;传达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策略路线决议大纲,向全军报告继续北上,在西北创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确定红二、六军团从中甸兵分两路,取道得荣、定乡(今四川乡城),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甘孜。并形成了在涉藏地区工作的7条政治纪律:1.严禁进驻喇嘛寺、毁坏经典神像祭仪、侵犯寺院及僧侣;2.尊重藏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及风俗习惯;3.不准侵犯藏族群众的人身安全;4.藏族群众不在家,不准进屋;5.保护土司头人、小商贩的财产,涉藏地区不打土豪;6.严禁庄稼地里放骡马;7.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东西。 【摘自《中国共产党迪庆藏族自治州历史(第一卷)》(1941—19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