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印象·青春正当时】李翠梅:从“拓荒者”到领路人 让社工星火燃遍迪庆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余红春 央金拉姆 此里取次 发布时间:2025-08-05 11:37:52

当社会工作在迪庆还是个陌生的名词时,李翠梅已踏上拓荒之路。10年间,她从业余参与到专职服务,与伙伴从零起步,将社工的星火燃成温暖千家万户的灯火。

如今,这位迪庆社工带头人参与孵化的5家州市级社工机构和7个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如格桑花绽放在迪庆高原,培养的近40名专职社工奔走在高原牧场与城市社区之间,累计争取近2000万元服务资金,为留守困境儿童、特困老人等群体提供帮扶超6万人次。面对服务深度不够的瓶颈,2023年,她毅然转型,聚焦老年与青少年领域,用“深挖井”的韧劲,在雪域高原书写“助人自助”的答卷。

“最大的挑战是行业认知空白。”回想2015年开展服务初期,李翠梅记忆犹新,“别说老百姓,许多政府部门都不清楚社工的职能。”但好在有各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没有平台,她带着团队从零开始搭建;缺乏人才,便联合民政部门开展培训;缺少资金,就奔走对接基金会、企业。10年间,每一笔争取到的资金都化作实实在在的项目——从培养人才到机构孵化,从留守儿童关爱到特困老人帮扶,从残疾人支持到困难家庭救助。“前些年的广泛服务宣传了社工、取得了信任。”她坦言,这为后续深化服务奠定了根基。

然而随着服务深入,李翠梅敏锐地察觉到困局:“泛泛而助难以触及问题核心。”2023年,她作出战略转型,集中资源深耕老年与青少年两大群体。“资源有限,与其‘撒胡椒面’,不如‘深挖井’。”

在青少年服务领域,李翠梅推动建立“一人一档”成长支持计划。针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青少年,联合社区、学校、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依托迪庆州“12355”青少年服务台资源,构建涵盖心理辅导、学业帮扶、权益维护、生活技能培训的全链条支持网络。更引入艺术治疗与民族文化传承项目,帮助孩子在疗愈中重拾自信。“以前只解决生存需求,现在要激活他们的未来潜能。”她说。

在老年服务方面,李翠梅提出“积极老龄化”与“在地安老”理念。一方面培育社区互助网络,培训低龄健康老人成为志愿者,结对帮扶高龄失能老人,链接医疗资源开展健康管理;另一方面聚焦农村分散供养特困老人的精神需求,协助民政部门,以公益性质运营5家养老院,将社工专业方法融入照护全程。“让每一位老人感受到尊严和价值才是真正的养老。”李翠梅说。

“扶危济困不仅仅是给钱给物,而是赋能。”李翠梅始终坚守社工的专业内核——“助人自助”与“系统视角”。在她看来,帮助困境儿童家庭既要解决眼前困难,更需评估家庭功能、链接长期资源;服务老人需通过社区互助网络,将“被动养老”转化为“低龄助高龄”的可持续模式。“济困是起点,扶智、扶志、构建支持网络才是出路。”她说,“我们的使命是用专业知识修复社会联结,提升个体应对困境的能力。”

奋斗路上,李翠梅始终践行初心。“这不仅是工作,更是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谈及未来,她目光坚定,“我们将培养更多扎根迪庆、精通民族文化的本土社工人才;探索医疗、教育、民政等跨部门资源整合机制;推动社会认同与政策支持,让‘老有尊严、幼有未来’的愿景照进现实。”

从4人拓荒到带领40人的团队深耕,李翠梅用10年时间诠释了何为专业坚守。当被问及动力之源,她幸福地讲述了养老院里老人紧握的双手和幸福的笑容,还有孩子递上的画作上初升的太阳……这些温暖的瞬间,让她深深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社会工作不仅是雪中送炭的温暖,更是授人以渔的智慧。”寒夜里的雪域高原,这盏以专业与初心点燃的灯,正照亮更多人的前路。

责任编辑:鲁茸追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