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乐土——香格里拉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8-07 11:31:02

  美丽的沙堤——奔子栏

  关于奔子栏的地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文成公主进藏途经奔子栏,被金沙江畔美丽的沙坝所吸引,在当地逗留了数日,每晚与当地的村民欢歌酣舞,嬉戏娱乐,公主走后,当地村民为纪念文成公主,便把这里称为“公仔拉”,意为公主嬉戏娱乐的地方,后因音译的关系,译成了奔子栏。事实上,现在其它藏区仍称呼奔子栏为“公仔拉”。也有人译为“美丽的沙堤”,这是以地貌取名的。

  事实上文成公主是从长安经甘肃、青海进藏的,根本没有经过云南藏区,但确有一位南诏公主“姜萨取追”远嫁唐朝,途经奔子栏。当地村民传说中的公主应是“姜萨取追”公主。

  奔子栏地处金沙江河谷西岸,地势平缓,气候较热,距州府82公里,滇藏公路从镇中穿过,自唐以来,这里就是南诏与吐蕃的交通要道。洛克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中对奔子栏有详细的记载:古时奔子栏属于维西,今天属德钦县(阿墩子),但直接由千总和把总管理。他们防守奔子栏、杵臼和慕顶,也管辖角坝、铜顶和了拉郎几个村庄。

  土千总世袭驻守奔子栏,他的辖区东至西康、西藏边境和金沙江岸20里,南至维西边界的拖顶240里,西至维西边界的一家棚150里,北至维西和巴塘边界500里。他的第一个祖先名叫神翁。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改土归流,土千总由清朝皇帝任命为世袭,他防守四川和西藏的重要边界。

  奔子栏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从奔子栏北上,翻白马雪山垭口,经阿墩子(今德钦)、溜筒江,进入西藏芒康,直通拉萨和印度;从奔子栏南下,经四川得荣县40公里,至香格里拉,再顺硕多岗河南下,出桥头,可达丽江、大理;从奔子栏东渡金沙江,可至巴塘和康定。奔子栏因作为茶马古道的重镇而涌现了一批赶马人,即“马锅头”。

  茶马古道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横断山脉的山谷河沟地带,马帮仍然络绎不绝,如果你走在古道上,沿途随时可以看到马帮驮着松茸、药材、柴木从草原上、从山林中走来。幽静峡谷中的阵阵马帮铃声又成为香格里拉一道独特的风景。

  木碗是深受藏族群众欢迎的生活用具,一般选用杜鹃树根和“拉巴”(鸭爪木)、桦树及杂木的枝、节、根制成。奔子栏木碗具有质地结实、不易破裂、光滑、美观、适用、不烫嘴、不变味、携带方便的特点。

  奔子栏自古盛产木碗、木盒。因地处白马雪山脚,白马雪山丰富的森林资源提供了制作木碗的优质材料。加之奔子栏为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是文化、技艺、物资交流的集散地。所以奔子栏这个村子的名字就和木碗一起,声名远播。

  相传很久以前,奔子栏只有一户人家会制作木碗,家有四子一女,因木器加工技术只传男不传女,四个儿子都学会了木器加工的技术。据说现在的桑木各、归里加、卡沙、阿桂这四户是他们的后裔,因此他们的木器加工技艺特别精湛。

  至今,奔子栏约有80多户藏民家庭都会制作木碗、木盒。他们把制作好的毛坯卖给奔子栏的漆画艺人,由他们最后加工成成品,运往藏区和蒙古族聚居的地区。除制作木碗、木盒外,这里的艺人还制作藏式茶几、折叠桌,由于木质优良,工艺精湛,他们制作的茶几同样受欢迎。

  在藏历新年期间,奔子栏还有一项非常特别的民俗活动,人们把它称为“幽默茶话会”。欢歌酣舞之后,全村人集中在一个宽大的房间里,开始“幽默茶话会”。每个人都可以对任何一个在场的人的缺点讽刺一番。这种讽刺必须是善意的,而且是幽默的。可以指名道姓,不分男女老幼。被讽刺的人,虽然狼狈,但不能生气、记恨。如果讽刺者言语刻薄,表现了恶意,不但不会赢得满堂笑声,还会被全村人看不起,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同样,被讽刺者如果对善意的讽刺生气或记恨,他照样会被全村人所唾弃。所以,即使在阶级斗争年代,这种聚会每年仍然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名义在和睦善意中来进行,从来没有间断。

  也许是孤陋寡闻,从没听说过什么地方有这么好的民风。没有善良和热情,就不会有这样的“幽默茶话会”;没有豪迈的性格和坦荡的胸怀,就不会有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古老的风俗,是一种和雪山一样崇高的文明的风度。(陈树珍/文 泽仁平措/图)

责任编辑:和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