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青稞、维西百花蜜、德钦葡萄……这些带着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正凭借着响亮的品牌,逐渐在市场走俏。我州通过实施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为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挖掘特色资源,品牌建设有根可循 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样的气候条件孕育出了迪庆众多品质优良、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我州政府部门和企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优势,深入挖掘特色资源,将其转化为品牌优势。 迪庆青稞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造就了自身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品质。抓住这一特性,我州为青稞打造了“高原净土孕育,营养健康之选”的品牌形象。不仅如此,通过深入挖掘青稞背后的文化内涵,将藏族人民传承千年的青稞饮食文化融入品牌建设,使迪庆青稞的品牌既有品质支撑,又有文化底蕴。 强化品质管控,品牌信誉有章可循 品质是品牌的生命线。在品牌培育过程中,我州始终把品质管控放在首位,制定严格的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检测体系。葡萄种植方面,对标国际先进标准,从种植、采摘到酿造,形成了详细的规范。同时,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就可了解农产品的产地、种植过程、施肥用药等详细信息,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积极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开展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不断提高我州农产品品质。 拓展营销渠道,品牌价值有价可估 我州坚持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不断拓宽营销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线上,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举办“迪庆特色农产品电商节”等活动,吸引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同时,鼓励农产品企业开展直播带货等新兴营销模式,让农产品通过网络走向全国。 线下,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展示我州特色农产品品牌形象。在今年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迪庆的青稞酒、牦牛肉等产品吸引了众多客商目光,现场签约金额达到数千万元。 品牌效应凸显,产业发展有势可乘 随着品牌建设不断深入,迪庆农产品品牌效应逐渐凸显,“好产品”终于卖出“好价钱”。以维西百花蜜为例,以前由于没有品牌,当地的蜂蜜只能以低价卖给中间商。实施品牌建设后,维西百花蜜成为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价格比以前提高近一倍。品牌建设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带动了我州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包装设计等产业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