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澜沧江的晨雾尚未散尽时,栗树乡大村的坡地上已跃动着忙碌的身影。村支书罗维全蹲在一株挂满青果的坚果树下,指尖拂过饱满的果实,笑意盈盈:“你看这新挂的果,又大又圆,今年咱们村的‘钱袋子’肯定更鼓。”这份底气,源于去年坚果产业为村民带来的135万元收入——不仅鼓了家家户户的口袋,更让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 ![]() 罗维全的自信,离不开村里创新的坚果合作社模式。通过“企业订单收购+合作社统一运营+农户参与分红”的产业链条,大村坚果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以前自家种的果子要么卖不上价,要么愁销路,如今合作社统一教技术、找市场,揣着订单种果树,心里踏实!”村民们的心声道出了产业升级的实效。 ![]() 放眼全乡,2.49万亩坚果树沿澜沧江岸铺展,宛如给青山系上“绿色腰带”。标准化、科学化管理让年产量稳定在2000吨以上,2024年更以2422吨青皮果创下1900万元产值,带动3000多户农户日子“随果红火”。曾经的荒山如今郁郁葱葱,2025年新枝挂果的景象更预示着“绿色银行”的持续扩容。 ![]() 从不起眼的小坚果到富民强乡的大产业,栗树乡正以坚果为笔、以生态为墨,在澜沧江畔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随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群众收入有望再创新高,这片土地上的“绿色答卷”,正成为乡村振兴可学可鉴的生动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