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白马雪山保护区曲宗贡生态定位监测站、管理所与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及云南大学专家的协同努力下,一台多通道智能空气DNA采集仪在曲宗贡通量塔内成功安装并投入使用。此举标志着该区域生态环境监测正式迈入“空气DNA”时代,为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监测网络注入前沿科技力量。 环境DNA技术是当前生物多样性监测领域的前沿手段。该技术通过捕获并测序空气中飘浮的痕量DNA,实现对周边区域物种组成、分布乃至病原微生物的非侵入式、高效精准普查。此次安装的多通道智能空气DNA采集仪,将传统的物质与能量通量观测与生物多样性信息采集相融合,为解析生态系统功能、物种迁移规律、气候变化、生物响应及公共卫生预警提供了全新的多维度数据支撑。 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该设备具备显著优势:不仅可在在不直接接触生物个体的情况下实现对多种生物的监测,大幅降低对生态系统的干扰,还具有监测范围广、效率高、信息量大的特点,可及时准确识别区域内动植物种类,甚至检测到稀有或濒危物种的踪迹,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扎实依据。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曲宗贡工作人员凭借对地形的深入了解,高效完成了前期勘察、路线规划、物资运输及后勤保障工作。来自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云南大学的专家团队则负责设备安装、调试,并对本地工作人员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培训和实操指导,确保后续设备可独立运行和长期维护。 目前,该采集仪已正式投入运行,开始对曲宗贡区域空气进行持续采集与DNA分析。下一步,曲宗贡工作人员将基于所获数据,深入解析辖区生物多样性分布特征,动态监测生态系统变化,探究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动态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成果将为保护区精细化管理提供关键科学依据,并推动生态监测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理论发展。 此次合作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一次成功实践,不仅实现了技术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还为生态监测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了高质量平台。未来,曲宗贡监测站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与理论突破,为保护区精准管理提供更多关键科学支撑,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