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齐聚施甸——探访特色产业与杨善洲精神传承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15 10:57:32

近日,新时代大力学习弘扬杨善洲精神新闻发布会延伸采访活动在施甸县启动。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组织人事报、人民网、新华网、云南日报等多家媒体的记者齐聚于此,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以及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杨善洲精神展开深度探寻。

采访首站为水长乡稻母广场,全国最美农技员徐光向记者们讲述了杨善洲老书记引良种、创良法的动人故事。在老书记的坚持和示范下,良种良法的效果愈发明显,水稻产量大幅增长,施甸也因此成为滇西粮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施甸不仅建成了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还保障了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母本供应量占全国80%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施甸贡献”。记者们了解这些情况后,无不发出由衷赞叹,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杨善洲精神在这片热土上的传承和弘扬。

在施甸县富硒苹果种植基地,350亩苹果树整齐排列,枝头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这一绿色富硒特色农业项目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大家就苹果品种、价格、销售渠道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就该产业进一步发展给予了意见和建议。农民日报记者赵新宁建议:“基于这里的富硒成份比其他地区高出1.5倍,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来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

恰逢杨善洲同志逝世15周年,采访团走进云南杨善洲干部学院。院内,前来悼念的干部群众络绎不绝,记者们也加入缅怀队伍,聆听讲解员讲述老书记退休后扎根大亮山22年、造林5.6万亩并无偿移交国家的事迹。记者们还采访到了杨善洲的大女儿,听她回忆老书记的一生。此外,记者们还与前来培训的学员进行了交流。此次延伸采访活动,让大家对杨善洲精神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赵新宁表示:“作为一名“三农”记者,我会持续发掘基层党员带领群众致富、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故事,用报道让杨善洲精神‘活’起来。”“杨善洲老书记退休后放弃安逸的生活、22年深山种树的坚守令人动容,我们要心里装着老百姓,立足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工作干好、干扎实,这就是对老书记最好的怀念和对其精神最好的传承。”香港经济导报记者胡兆锋感悟。


责任编辑:邹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