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2025年8月21日第四版) 村里有农家乐菜地可以体验种植乐趣,村头村尾随处可见水车、鱼塘。古龙坝是个有近千年历史的小村落,只有106户人家。往年,傈僳族、白族、汉族、彝族等村民靠传统的种植业为生,整体致富门路少。2023年,泸水市依托古龙坝丰富的土地、水源、民族文化资源,实施集边境幸福村、“千万工程”及和美乡村项目于一体的“峡谷水乡·鱼米之乡”农文旅融合示范村建设。打造一条水系、一棵净菜、一尾稻花鱼、一粒稻米、一条田埂、一群民宿、一家两棵树、一批公共配套设施“八个一”项目,以“农”筑底,以“旅”促兴。上江镇党委和付坝村党委广泛动员群众参与房屋改造、管网入地项目建设、农家乐、游客服务中心等管理服务,学习建筑、管理和旅游服务技能,转变思想观念,提升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古龙坝旅游项目以“政府引导+村党委参与+合作社运营+群众主导”模式运营建设。自投入运营以来,人气逐渐旺盛,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营收超过70万元。当地村民在党组织引导下,开办农家乐、小超市、烧烤店,养猪养鸡,种蕨菜、香菜、芹菜和韭菜,当旅游服务人员,生产多样化,经济来源也多样化。 “稻花鱼府”是上江镇同心社区和付坝村党委联合创建的集体公司,挨着碧波荡漾的连片鱼塘,连着农耕文化研学基地微菜园。古龙坝养鱼的水都是高山上流下来的雪水,无污染。喂鱼的材料是玉米面和青草。游客在这里既能品尝到正宗的稻花鱼美食,又能亲身参与到农耕、牧养和垂钓等休闲活动中,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和自然生态的魅力。 当天尽管阴雨绵绵,采风团仍一路兴致勃勃。书画家们在农家走廊上打开写生工具,描绘心中的新农村景象。 第三天,我们顺着怒江美丽公路,开始了怒江山水的游览。美丽公路是国道G219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于泸水市六库镇,止于贡山县丙中洛镇,全长288.3公里。沿途有碧罗雪山、石月亮、老虎跳以及奔腾不息的怒江,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山水画卷。 在泸水市称杆乡内的怒江大峡谷观景台上,我们凭风而立,心潮澎湃。老虎跳峡谷以险峻著称,被称为怒江第一天险,当地傈僳族称此峡为“腊玛登培”,意为老虎跳峡谷。关于它的传说中,包含了远古狩猎民族的遗踪。据说,这里是虎氏祖先居住的地区。他们左挎长刀,背负弩弓,个个都是打猎的好手。当被追赶的野兽无路可逃时,往往会拼死从这里跳过怒江。虎氏的猎手们面对滔滔江水毫不畏惧,他们运足力气,一步从江东高高跃起,跨到江西,最终将猎物捕获。从此,这个地方也就有了老虎跳峡的名字。 这里江面窄,约20米左右,两岸峰峦重叠,怪石林立,江水从巨石两侧跌落而下,浪花飞溅,场面非常壮观。观景台西望可见高黎贡山,那里原始森林覆盖,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山腰云雾缭绕。东岸是碧罗雪山,保存了完好的高山生态系统,集峡谷、密林、江河于一体。登临此景,引发诗情,我赋诗一首:《登临老虎跳峡》 行车怒江畔,放舟险滩前。 水急峡弯多,风轻群鸟翔。 绿蕉缀山村,汝布腾欢歌。 三江知何处?石月引客来。 (注:汝布,即丰收节之意) “腊娜瓦底”乡村振兴示范园就坐落在泸水市称杆乡双奎地村的怒江滩涂地“老虎滩”上,背靠秤杆服务区,成为美丽公路必经的景点。“腊娜瓦底”是傈僳语,意为老虎休息的地方。怒江大峡谷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认为,在傈僳族文化中老虎代表勇气,为此,企业围绕虎文化、立足江边区位优势开发了竹筏、漂流、溜索等体验项目,展现怒江大峡谷过江文化,这也是本土企业打造乡村景区的新探索。 走进占地150亩的示范园,盛放的鲜花爬满山坡,步道两边结满了芭蕉、甜木瓜、芒果。景观步道融合民族图腾,农耕体验田与儿童游乐设施、江边民宿、环形餐厅相映成趣。 漫步在干热河谷多浆类药用植物园,仿佛置身于热带沙漠,形态各异的仙人掌、仙人球浑身长满利刺。龙舌兰伸开宽大修长的叶子,里面储藏着大量的水分。虎刺梅浓密的绿叶下面藏满了尖刺,仿佛在警告路人别碰它那艳丽的红花。一朵盛开的大花犀角躺在石头上,懒洋洋的样子好不惬意。 傈僳火塘是园区最大的活动空间,外面是方形的二层楼房,院内有一个圆形的八卦图案。讲解员说,这是象征着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日月同辉。节假日,可以在这个大院子中跳民族舞。一楼的各个房间里,可以同时容纳四五百人边就餐边观看节目表演。午餐是火塘土锅草果鸡,配上小洋芋、黄瓜、新鲜的苞谷、红薯、小菜,让人胃口大开,吃出“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感觉。吃过饭,书法家们在咖啡书屋里挥笔自如,留下墨宝。画家们则寄情山水,走进田园,来到江岸,或中国画,或油画,创作热情不减。我也触景赋诗一首:《腊娜瓦底行》 乡野觅黍食,草果入鸡味。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人生。 达比亚才起,瓦器器犹酣。 长歌东篱下,相望于江湖。 (注:达比亚,即怒族乐器,形似琵琶) 离开怒江前,我们慕名前往丙舍坝农文旅融合示范点采风。 丙舍坝位于怒江州六库街道,地处高黎贡山与怒江之间,以“两山夹一江”的独特地貌著称。丙舍坝是傈僳语地名,意为“依依不舍,相依相靠”,寓意“来了就不想走”。丙舍坝距离怒江主城区仅15分钟车程,是怒江州乡村振兴的示范地,也是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