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迪庆傈僳族民俗文化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5-11 15:34:40

香格里拉县的傈傈族住房以木楞平板房、竹木结构笆折房和土墙平板房为主。一般都为3间平房,中间设置火塘,架一铁三脚架,或立3个石头为锅架,俗称“三锅庄”。火塘边置矮床或铺木板为床,供老人休息睡觉所用,左右两间为储藏室和寝室,住房对面为畜厩。1950年解放后,山区傈僳族有仿汉族和纳西族修建瓦房的。特别是居住于河谷坝区的傈僳族建房构造和屋内设备都与纳西族和汉族相似,洛吉乡岩洛村有的傈僳族改建藏式房,至1980年后,一般住房都已改建成瓦房。

虽然,傈僳族民居不像金碧辉煌的宫殿巍峨,但能充分体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和技艺才能,结合生活地域环境、追求实用和审美的要求,修建各种不同的居住形式,为自己创造舒适的休息和繁衍之所,而且传承至今。

行在人类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原始社会没有交通可言,全靠徒步行走,随着社会的发展,才有了交通,交通习俗也悄然诞生。过去,傈僳族全靠人背马驮,现在用汽车、拖拉机、自行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来代替,大大改善了傈僳族地方交通困难的问题,但有的地方仍靠人背马驮,大山大河大峡成为改善傈僳族群众交通出行的最大阻碍。在建国前,迪庆境内傈僳族居住地区江河无桥梁设施,特别是澜沧江两岸的傈僳族横渡澜沧江都是依靠小木筏、猪槽船和篾溜索。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将藤篾溜索和木溜梆由钢丝索和安全滑轮代替,并为了解决澜沧江两岸群众的交通往来陆续架设了钢索人马吊桥、车马吊桥等,到目前基本解决了澜沧江两岸的傈僳族群众的交通难问题。特别是傈僳族居住地区的村寨基本通了公路,群众拥有现代化交通工具量也不断增长。

篾溜索是一种最古老的交通工具。在历史上,篾溜索在傈僳族聚居区交通中占据重要地位。傈僳族用几股竹篾拧成绳,固定在河岸两边,一端高一端低,两根溜索并列,用溜梆滑渡,溜索下的江水湍流,惊险刺激,不过人、牲畜、物资等从溜索渡江运输,传承了千年历史,在迪庆的傈僳族聚居区至今还能见得到沧桑的溜索发挥着其应有的作用。

节日是傈僳族的最隆重而欢腾的时刻,也是传承文化的载体之一。傈僳族随着季节、时序的变化,确定自己的不同内容和形式的节庆,从节日中体现傈僳族生产生活的经验,既有强烈的人为因素,又有浓郁的文化色彩。阔时节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也就是过新年。传统上,迪庆州大部分傈僳族都过阔时节,但没有统一确定的日期,一般均在农历十一月初五起至次年的正月十五的樱桃花开季节。维西傈僳族每年阔时节的日期以村为单位按自然物候确定,大体时间在农历正月,一般过3天,不超过4天。第一、二天在家烧香祭祖过节,不到别人家中串门闲谈。第三天,全村进行射弩比赛,用油煎粑粑和肉片做靶子,谁射中归谁。晚上对歌跳舞,通宵达旦。过完节后,各家带上酒肉吃野餐。吃野餐同时象征性地去挖地、犁地,表示新的一年劳动开始了。现在,按照1991年经维西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的法定节日来过傈傈族阔时节,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全县放假3天,举行隆重的节日活动。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