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多皮薄还多汁”——在雪域高原,这句话形容的不是包子,而是车厘子。在位于香格里拉市城郊的果园里,19摄氏度的风吹着果树林,挂满车厘子的枝叶不停发出沙沙声,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口。 近年来,我州积极探索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深入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倍增计划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努力推进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提升产业品牌化、组织化、标准化水平,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新业态。 “很意外吧!”高级农艺师熊灿坤笑呵呵地说,“香格里拉有车厘子,就连本地人也觉得不可思议,其实产业发展探索已有多年。” 熊灿坤指着一株长势颇好的车厘子树说:“我们利用日照强、昼夜温差大的地理优势,使用格桑樱作为车厘子嫁接的砧木(嫁接的木本)改良品种、提高产量。格桑樱作为砧木,抗逆性好、病虫害少,能有效适应不良环境,起到耐寒抗涝的效果。”目前,熊灿坤所在的格桑花卉公司种有车厘子100亩左右,年产量6吨左右,产值约50万元,高原特色车厘子种植效益渐显。 “其实海拔越高,车厘子品质越好。”熊灿坤说,目前,公司种植的车厘子品种正不断增多,以适应市场需求,并逐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比如,研发生产的车厘子果膏,去年产量达500公斤。 “当前,我州高原特色错季水果产业蓬勃发展,今后,我们将通过深化产学研融合、强化科技支撑、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等措施,继续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斯那七皮表示。 (通讯员 彭少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