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里的“协同曲”——盈江县弄璋镇“驻村协同日”机制疏通边疆治理“末梢”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22 11:30:51

∗德宏融媒记者 张智仁 张祖杏 刘 梦∗

立秋过后,盈江县弄璋镇的田间稻浪翻滚,阵阵稻香沁人心脾,乡间泥径上不时闪过党员干部的身影。弄璋镇创新推行“驻村协同日”,以“脚下沾泥”的作风回应群众的“心头事”,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这片土地上焕发蓬勃生机。

“此前村组工作靠单打独斗,如今镇干部每周定时下沉,协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串门问需,诉求当场记录、问题立行立办——南缓小学安装太阳能便得益于此!”谈起挂钩干部协同机制,南缓村党总支书记罗洪能难掩兴奋。

“驻村协同日”既是为民解忧的“直通车”,更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催化剂”。通过每周固定下沉服务,干部群众同坐板凳、共话家常,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被细致梳理、分类交办,实现“群众张嘴、干部跑腿”,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就被及时化解,干群关系在一次次走访、一件件实事中愈发紧密。

“走村入户时,收集群众反映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邻里矛盾等问题,统筹协调解决中逐步积累经验。”镇干部排木苯表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检验党员工作作风的过程,唯有脚沾泥土、听听老百姓掏心窝子的话,才明白‘为民服务’不是喊口号。将群众‘关键小事’视为‘心头大事’,方为实干。”

镇村协同党建模式,既打通干部作风转变的“毛细血管”,更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春水”。南算村从村委委员试种4亩稻虾试验田,到136户村民共建630亩“致富田”;从州农业局援助2.1万斤鱼苗、10万尾虾苗,到技术员田间培育“稻鱼米”品牌,“驻村协同日”紧扣产业关键环节……“岳双福家5亩稻田投200斤鱼苗,秋收可增收万元,全村争相加入‘稻虾米’合作社!”南算村支书徐焕娣细述致富路径。

“‘驻村协同日’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已成为推动发展、服务民生关键引擎。”弄璋镇组织委员刀威强介绍,截至2025年7月,全镇累计开展“驻村协同日”39次,干部参与1800余人次,化解纠纷17起,环境整治项目落地28项,党群关系持续“升温”,实现重点工作“加速跑”、民生实事“暖人心”、治理效能“大提升”。

当落日余晖铺洒稻田,村民在田埂上盘算秋收账目,镇政府会议室台账逐页翻动……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基层治理“协同曲”响彻云岭边疆,党的关怀经由一个个村组、一户户人家传递,化为百姓幸福的笑颜。


责任编辑:邹金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