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林间绿生金——迪庆州发挥比较优势打好林下经济发展特色牌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黄晓丽 发布时间:2025-10-16 16:52:01

巍峨雪山环抱 苍翠林海翻涌

迪庆州森林资源丰富63.98%的森林覆盖率赋予这片土地丰饶的生态家底

63.26%的国土面积

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则考验着发展智慧

如何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开辟富民新路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成为迪庆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答题

 迪庆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将林下经济作为发挥资源优势、助农增收的重要抓手,交出了一份绿色发展的特色答卷:全州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108.57万亩,2022至2024年总产值约29.69亿元,年均增长超5%,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和森林景观利用产业协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路径。

特色养殖走出乡村振兴共富路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雪山牧场上,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镇和平村的拉茸竹玛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牧房外,成群的牦牛正悠闲地觅食。“我们坚持半野生放养模式,牦牛吃的是天然牧草,喝的是雪山融水,这样养出来的牦牛肉质特别好。”拉茸竹玛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去年出栏8头,加上酥油、酸奶、奶渣等副产品,总收入超过10万元。”在香格里拉的高山牧场上,像拉茸竹玛家这样通过林下养殖走上致富路的牧民不在少数。

2022年,我州出台《林草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建设种畜场生态养殖基地和饲草料基地统一提供良种、技术、防疫服务,采取十户联产、集体经济等抱团发展新举措,有效解决了散户养殖缺资金、缺技术、缺销路等问题。“以前单打独斗,牦牛经常卖不出好价钱。现在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牦牛的身价越来越高了!”拉茸竹玛对这种模式深有体会。目前,全州已有规模化牦牛养殖场12个、50头以上家庭农场120个,实现年存栏6万余头、出栏1万余头的养殖规模。

产业链的延伸让林下养殖的效益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州围绕中甸牦牛、尼西鸡、藏香猪等特色畜禽优势品种,培育绿色优质林下养殖产品,提升差异化市场竞争力。通过建设规范化生产车间、加工厂房、活禽交易市场、发展特色餐饮等措施,开发风干牦牛肉、牦牛肉酱、鸡蛋礼盒、牦牛肉火锅、尼西土锅鸡等特色餐饮食品,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2024年牦牛产业总产值达1.15亿元,香格里拉市经营尼西土锅鸡的餐饮店铺达80余家,形成“养殖+餐饮”的联动效应。聚焦绿色有机、原生态产品定位,打造出“香格里拉牦牛肉”“尼西鸡”“迪庆藏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州“三品一标”认证达220个,林下养殖真正成为牧民增收的“金饭碗”。

林菌共生铺就生态富民新画卷

 8月以来,香格里拉农泽培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林下赤松茸进入采收期,走进五境乡霞珠村海拔2400米的林间基地,眼前的景象令人欣喜。茂密的树林间,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一排排整齐的赤松茸在腐殖土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菌盖饱满、色泽鲜亮,满满的鲜嫩劲儿。

“迪庆特殊的高海拔气候为我们提供了发展反季节赤松茸的天然条件,市场销售更具优势。林下仿野生种植不额外占用土地资源,口感更好,还能带动村民增收。我们采用‘林下腐土+桑枝、秸秆、稻壳混合底基’双层覆盖种植工艺,既保护林地生态,又实现了食用菌标准化种植。”说起林下种植的好处,公司负责人格茸农布如数家珍。据了解,公司今年在霞珠村试种了10亩赤松茸,目前已收获5茬3500公斤,用工235人。

而在塔城镇,铺展在绿树丛林里的黑木耳也成为了村民致富的新路子,一排排整齐的黑木耳菌棒静卧林荫之下,一簇簇肥嫩的“小耳朵”挂满菌棒,预示着丰收的喜悦。维西县通过“政府+企业+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和药材种植,由维西倮贡雪山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农户提供菌包、技术指导、收购加工、产品销售等服务,形成了集种植、生产和加工为一体的发展模式。2024年,维西县推广种植林下黑木耳5778.11亩,预估产量86.67吨,总产值达1040.06万元,户均增收1.26万元。

依托丰富的林下食用菌资源,我州大力推进以“香格里拉松茸”为主的野生菌类产业发展,推动羊肚菌、黑木耳、香菇等林下仿野生食用菌扩面增产。出台《食用菌产业“3510”发展规划》,建立专家工作站,近三年推广种植林下仿野生食用菌1.26万亩,培育相关经营主体59家,综合产值近5.2亿元,实现1.8万名参与采集、加工、经营人员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生态康旅让青山变身幸福靠山

云极·野奢半山酒店深藏于虎跳峡老药山,皑皑雪峰、云雾缥缈,每个房间都与自然相融,坐在客厅里、躺在木床上,面朝玉龙雪山、背靠哈巴雪山、俯瞰金沙江,可以尽情观览雪山流云、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吸引了许多国内外游客、旅游博主慕名前来打卡探秘。“早上在森林草原中登山徒步,尽情吸氧。下午在山风中聆听鸟叫虫鸣、静坐冥想,这种亲近自然的体验太治愈了。”来自上海的游客李静说道。

进入暑期,香格里拉普达措景区迎来了一批批研学团队,他们在自然导师的讲述中认识普达措的一草一木,聆听大树的“心跳” 、与松鼠“对话”,走进当地原始村落体验藏族居民的民俗和日常生活,了解其中蕴含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智慧。带领游客深入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寻找雪山精灵,一起偶遇日照金山、在原始森林徒步、在山谷马背旅行、学习雪山保护、捡拾野生菌、在山野之中享受美食、生起篝火尽情跳舞高歌……这是我州推动森林景观有效利用的创新实践。

依托丰富的户外旅游资源,我州不断丰富登山徒步、科考研学、休闲度假、健康疗养、观鸟摄影等新业态,推动森林景观有效利用50.67万亩。做精户外旅游,有效提升虎跳峡高路、阿布吉措等20余条知名户外运动线路规范化建设水平,精心策划举办特色赛事、推出林下自然科普研学活动,每年到迪庆参与徒步、登山、摄影等户外运动人次超600万,2024年承接研学游159批次、接待1.37万人次。做精半山酒店,坚持“藏在山间、隐在林中、外观前卫、内部高端”标准,将半山酒店选址与自然肌理深度融合,配套森林浴、瑜伽冥想、藏医药理疗等康养项目,配置全屋弥散式供氧系统,引入健康监测、慢病调理等专业服务,精致打造半山酒店。全州建成精品半山酒店17家,全年客房入住率达80%以上,沉浸式民宿生意火爆,松赞系列酒店、云极野奢半山酒店享誉世界,旺季一房难求,迪庆正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从牦牛漫步的高山牧场

到菌菇、药材飘香的林下基地

再到游客如织的森林步道

迪庆用实践答出了

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共赢题

在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上

迪庆正以更实的产业举措

描绘着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崭新图景

谱写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鲁茸追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