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澄江市凤麓街道澄波社区飞大田小组,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映入眼帘。秋日暖阳下,蓝天、青山、绿水与碧草交相辉映,一片七彩建筑如糖果般散落其间,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打卡赏景,尽情领略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 “山色·飞大田”乡村振兴项目投入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谁能想到,如今这个充满活力的小村落,曾因产业支撑匮乏,村民多以传统农业为生,大量青壮年无奈外出务工,部分房屋闲置,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村子一度失去生机。 转机出现在2022年。这里依托独特的山地风貌与生态资源,引入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启动“山色·飞大田”乡村振兴项目。该项目以乡村振兴为核心,以“乡野云游”为主题,整合澄江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打造集精品酒店、民俗商街、文旅接待、艺术中心、音乐酒吧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凤麓街道澄波社区居委会委员赵德志介绍,飞大田小组村民将民房和闲置用房及家庭土地租赁给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村民房屋一次性收取十年租金,家庭流转土地费用一年一付;村集体则以集体公房、场地、农业水利设施、公厕等作价入股,承接劳务服务、观光农业等业务,带动村民通过房屋租金、土地流转费、劳务收入、村集体分红等多种渠道实现增收。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整村托管运营模式,一次性向31户村民支付前10年房屋承租费用1900万元,平均每户达61.29万元。同时,大力完善村庄内的道路交通、排水、环卫、电力等基础设施。“山色·飞大田”乡村振兴项目落地运营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大幅提升,村民实现多渠道增收,当地村民平均每户至少1人参与项目劳务输出,人均年收入从1.2万元提高到5.6万元,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极大提升。 “山色·飞大田”乡村振兴项目运营负责人谭少波告诉记者,为契合村庄发展需求,项目依据规划在保留村民原有房屋结构的基础上,对房屋进行安全加固与提档升级,同时收集原住居民留下的老物件和非遗产品用于装饰,使创新发展与人文传承相得益彰,别具韵味。 来到焕然一新的飞大田小组,入口处的文旅接待中心在加固修缮时保留了原有的大红门风貌,村民的老物件等点缀其间,古韵悠然;山色民宿区的51间客房各具特色,每栋房屋以颜色命名,二楼连廊实现楼栋互通,地面与顶部的颜色标识方便游客寻房,房间内布置优雅温馨,兼具创意与人性化。山色餐厅可同时容纳近200人就餐,5个雅致包房以“川滇菜+云南地方特色菜+健康养生菜”为主、粤菜为辅,满足不同客人的用餐需求。此外,传艺坊设置了扎染、花艺、银器手作、民族服饰租赁、旅拍等丰富的体验项目,乐趣无穷;改造后的土掌房酒吧格调十足,白天游客可在此享用下午茶、品尝咖啡点心、观看电影,夜晚则能伴着音乐品酒欢唱;户外草坪上,游客还能自助烧烤、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尽情放松身心。 同时,“山色·飞大田”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积极推动了“农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规划种植可食用玫瑰、番茄、黄瓜等,不仅打造了可供游客近距离观赏、体验的生态种植区,还推出私人菜园认养模式,让游客线上线下都可感受耕耘与收获的田园乐趣。“我们致力于从吃、住、行、游、娱、购等全链条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不断挖掘乡村旅游的潜力,让游客尽享美好的田园生活。”谭少波说。 自2024年1月18日“山色·飞大田”乡村振兴项目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今年,飞大田小组还入选了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典型案例汇编二》,成为50个典型案例之一。 “山色·飞大田”乡村振兴项目实施特别注重生态效益。通过合理规划土地、加强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飞大田村的森林覆盖率达到88%,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9%以上,成为生态宜居的乡村旅居胜地。随着玉溪市生态环境改善提升三年行动的深入推进,运营方加大村内生态治理力度,通过安装水泵、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让村内池塘水体清澈见底,进一步优化了村内环境。 赵德志介绍,澄波社区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双提升,为飞大田小组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乡村风貌愈发亮丽;并通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与环保意识。 飞大田小组通过探索走出一条村企共赢、村民致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农民变股民、村庄变景区、田园变乐园”的华丽转变,成为玉溪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的新样板。 夕阳西下,篝火燃起,在飞大田小组户外草坪上,游客与村民手拉手围绕火焰欢快起舞,火光映红了笑脸,晚风裹挟着欢歌,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乡村旅游生动的诗意篇章。(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艾丽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