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2946米海拔落差孕育的立体气候与78.6%森林覆盖率,正转化为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发展特色农业的强劲动能。双柏县通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品工程”,构建起“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让冬早蔬菜、高原水果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品种培优:从“分散种植”到“科技育种”的蜕变 立足“一江两河”(绿汁江、马龙河、沙甸河)流域的资源禀赋,双柏县构建起“一廊多园”产业格局。在绿汁江沿岸打造15万亩冬早蔬菜基地,番茄、早青蚕豆等作物年产量突破25万吨;在妥甸镇、爱尼山乡建设5万亩高原水果基地,人参果、葡萄等错季上市,填补市场空窗期。 科技赋能种业振兴。与云南省农科院共建人参果育苗基地,年培育200万株脱毒种苗;建成绿汁江番茄、马龙河蚕豆等5个省级特色作物繁育中心,选育出硒含量达0.045mg/kg的“富硒人参果”、昼夜温差孕育的“蜜糖番茄”等独家品种。通过“专家工作站+企业+农户”模式,制定12项生产技术规程,种植标准化率提升至85%,让“双柏标准”成为品质保证。 订单农业串联产销。构建“县内保供圈+北上广合作圈+大湾区联动圈”,冬季人参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番茄占据广州江南市场15%份额。2024年,“双柏人参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绿汁江葡萄通过欧盟地理标志认证,高原特色品种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品质提升:从“规模扩张”到“绿色转型”的跨越 双柏县以“零化肥县”创建为契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在绿汁江流域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每亩节水30%、节肥40%;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农药使用量连续三年负增长。 全链条质量管控。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从种植到销售全程监管,2024年抽检合格率达100%。推行“三品一标”认证,累计获证56个,“绿色云品”品牌达4个。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等措施,土壤有机质年均提升0.2%,让土地焕发“生态活力”。 数字农业智领未来。投资建设3个物联网示范基地,实现土壤墒情、虫情监测等数据实时预警。在人参果主产区部署智能分拣线,通过智能识别分级,商品果率提升至90%。2024年,果蔬耕种收机械化率达60%,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36:1,农业现代化步伐愈发坚实。 品牌打造:从“提篮小卖”到“全网出圈”的突围 以“森态双柏”区域公用品牌为母品牌,双柏县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矩阵。“双柏人参果”区域品牌估值突破2.3亿元,绿汁江番茄成为盒马鲜生“爆款商品”,线上销售占比达55%。 产销对接创新模式。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商超建立直采基地,入驻北京新发地、山东寿光等大型市场。开展“人参果云上直播节”“斗果大赛”等活动,2024年电商销售额突破2.8亿元。开发人参果果干、果酒等深加工产品,产业链附加值提升3倍。 农旅融合激活乡村。依托10万亩果蔬基地,打造“采摘体验+文化展示+旅游观光”精品路线。马龙河流域建成集“吃农家饭、摘生态果、住民宿院”为一体的农文旅综合体,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推出“蛋定人参”“丸美人参”等11款创意菜品。2024年全县实现乡村旅游总花费19.36亿元,乡村旅游发展呈蓬勃之势,带动餐饮、文创增收。 从品种培优的“芯片革命”,到品质提升的“绿色蝶变”,再到品牌打造的“破圈之路”,双柏县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协同发展之路。2024年,全县特色果蔬产值突破14.7亿元,带动1.2万户农户增收。未来,双柏县将持续深化“三品工程”,书写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崔剑龙、赵金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