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工作报告看迪庆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4-24 20:25:57

2007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全州实现生产总值44.03亿元,增长19.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增长2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63亿元,增长2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8亿元,增长25.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02亿元,增长2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200元,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87元,增长15.6%。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4.32亿元,增长41.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6亿元,增长29.8%。全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47.73亿元,增长14.2%;贷款余额达46.8亿元,增长18.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5.5%。城镇登记失业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4.8‰。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6.3:36.9:46.8调整为15.7:37.4:46.9,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全州农业总产值达9.01亿元,增长6.07%;粮食总产量达13.35万吨,增长2.01%;肉类总产量达1.92万吨,增长7.12%。全年各级投入“三农”发展专项资金24465万元,比上年增长32.2%,增长幅度为历史最高;建成高稳产农田1.03万亩,基本农田4.4万亩,完成了320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任务,新建和清淤、恢复水毁各类水利设施2289件,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950亩,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57件,架设饮水管6.45万米,解决了4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认证与特色农牧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农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建成核桃基地近30万亩,葡萄基地0.38万亩,蚕桑基地1.36万亩,药材基地3万亩,红豆杉基地0.71万亩;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932期,培训农民4.62万人次,建立农牧科技示范户578户,全州农业科技覆盖率达89%;整合扶贫资源,切实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整合安排扶贫资金7380.5万元,比上年增48.9%,实施了20个建制村的扶贫整村推进,完成易地搬迁332户1300人,解决温饱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4.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5%和33.3%;建成覆盖州、县、乡的“数字乡村”信息平台网络,农村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工业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全州工业总产值达19.15亿元,比上年增长31.98%,实现工业增加值10.53亿元,增长1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87亿元,增长26.34%。

——水电产业。全州水电总装机容量达46.79万千瓦;完成发电量11.09亿千瓦时,增长27.48%;完成水电投资13.48亿元,《迪庆电力发展规划》通过评审,浪都二级、倮马等17座总装机容量33.03万千瓦的水电站相继开工建设;吉沙电站建成投产,新增装机12万千瓦;电网建设步伐加快,建成奔子栏110千伏变电站及维西至开发区110千伏输电线路,220千伏云南电网迪庆变电站竣工,完成农村电网一户一表改造2500户。

——生物产业。全州生物产业实现产值9亿元,增长21.6%;生物产业加工产值达5.5亿元,增长14.6%,生产饮料酒8953千升,增长13.17%,加工核桃7600吨,生产核桃系列产品530吨,分别增长245%和128.5%,加工松茸665吨,增长51.1%,收购加工各种野生蔬菜340吨,增长546.9%,生产牦牛肉系列产品820吨,比上年增长203.7%;获得无公害认证5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有机食品认证10个,云南名牌产品2个。

——矿产开发。完成矿产开发投资12.31亿元,羊拉铜矿建成投产;全年生产锌选矿含锌量13079吨,增长0.32%;铜选矿含铜量6825吨,增长9.25%;铁矿石原矿42.3万吨,增长1.52倍;铅选矿含铅量0.54万吨,下降46.13%。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矿产品非法运销得到有效遏制,开展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费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保证金征收工作。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8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5.38%,其中海外游客40.98万人次,同比增长33.04%。旅游业总收入达32.37亿元,同比增长21.72%,实现旅游业财政直接收入6032万元。按照“一个中心、五大国家公园、一条精品环线”的布局,突出抓好“强基础、抓促销、重精品、创机制、优服务”工作。普达措国家公园、松赞林寺、香格里拉大峡谷国家公园等旅游精品景区景点建设全面推进,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理顺虎跳峡国家公园经营权属并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塔城国家公园建设项目。加大品牌宣传促销活动力度,年内先后获得“国家旅游名片”、“中国自驾车十大目的地”、“2007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旅游城市”等殊荣,提高了香格里拉的知名度,增强了竞争力。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消费环境,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深入开展打假打私活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认真做好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建设了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的城镇、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扎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监督管理,狠抓进度和质量,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城乡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香格里拉民族体育中心、康珠大道改造、龙潭河治理等一批州庆重点工程相继竣工投入使用。维西梨地坪水库、香格里拉机场三期改扩建、国道214线德盐段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切实抓好公路建设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农村通达条件明显改善,水利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移动通讯覆盖率、电话普及率和宽带入户率不断提高,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夯实农村义务教育基础,基本实现了“普九”目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9%,初中毛入学率达101%;继续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得到加强;抓好“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改造中小学危房4.88万平方米;实施了“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工程,投入资金3830.78万元,全部农村中小学生和部分中专生受益。加强卫生工作,全州有27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41%;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建立了495个农家卫生室,农牧民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深化药品流通和医疗保险改革,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启动了国家、省、州科技项目32项。社会保障工作稳步推进,“两个确保,一个低保”进一步巩固,更加重视特殊困难群体,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高龄老人补助工作有序开展,6.1万名农村特困群众和高龄老人共享受到2196万元补助资金。全州城镇新增就业5303人,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就业356人,为439名下岗人员解决了就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扎实推进“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和“两馆一站”建设,加大香格里拉文化品牌的打造力度。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的“喉舌”作用,新闻宣传工作成效明显;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新建“村村通”广播电视台站21个,全州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1.5%和89.5%。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扎实做好优质服务,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成功举办了“国际雪联越野短道滑雪中国巡回赛——香格里拉站暨中国毕克香格里拉滑雪节”。扎实推进“云南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认真抓好退耕还林、农业补贴等惠民政策的落实兑现工作,直接发放各种惠民政策补助资金15169万元,全州农民人均受益510.6元。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继续发展,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统计、档案、修志、公务接待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财政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得实效。积极制定增收措施,大力培植财源,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财税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全州金融运行平稳,金融行业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招商引资与合作交流取得新的成效。全州新签约和上年结转经济合作项目106项,实际引进州外资金29.4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15.56万美元。争取到上海市帮扶资金4205万元,实施了扶贫整村推进、白玉兰卫生所等52个项目;完成了28个迪昆合作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到昆明市帮扶资金1652.47万元。依法加强境外非政府组织在我州活动的管理,妥善处理涉外案件,切实做好涉外接待和出入境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口岸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进出口检验检疫迪庆办事处、海关迪庆办事处正式批准成立。成功举办了建州50周年庆祝活动。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认真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实施退牧还草工程20万亩。开发农村清洁能源,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建成沼气池4600口;实施藏区太阳能温暖工程,安装太阳灶2600台和高效低排放生物炉2600台。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积极开展义务植树和城市绿化工作,建设公益林4.68万亩,森林覆盖率继续提高。高度重视水源、高原湖泊、湿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认真实施国土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16.02平方公里。启动“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工作,巩固禁止使用塑料袋成果,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和监测力度。高度重视节能减排降耗工作,突出抓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强化监督管理,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3.51%。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积极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民族、宗教、侨务工作取得新成绩。扎实推进“平安迪庆”建设,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加强隐蔽战线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境外分裂势力,刑事、治安案件继续下降,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扎实推进“五五”普法教育,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认真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提高保密意识,做好保密工作。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力度,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排查事故隐患,加强重特大安全事故的防范。重视交通、消防等防护设施建设,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落实,各类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开展扫黄打非、整治网吧行动,净化文化市场取得阶段性成果。认真做好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工作,着力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更加紧密。

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一年来,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公务员法》,强化行政监察,开通政府行风热线;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积极推进人事人才工作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工资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各种福利、津贴。深入开展勤政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各项廉政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干部职工思想素质有了新的提高。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重大问题决策广泛征求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意见,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制定出台了州人民政府行政审批管理办法,完善了政府决策机制,科学、民主决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努力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有了新的提高。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大力推行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阳光政府”建设扎实推进。

2008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

切实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30个新农村示范村,实施100个2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建设,继续对全州34件农田水利骨干沟渠分期分批进行除险加固和维修配套;建设高稳产农田2万亩,实施20万亩农田生态建设工程和4500户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完成5000户农网改造;新建优质核桃基地10万亩、中药材基地1万亩、葡萄基地0.3万亩、蚕桑基地0.3万亩、红豆杉基地0.5万亩;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大力推广节水、节地、节肥等技术,进一步落实好优良品种推广、动植物保护工程、科学种养等科技措施;坚决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以扶贫整村推进为重点,整合、安排资金6750万元,实施27个建制村整村推进,积极推进项目村“五建、五通、五有”建设工程,即:建制村建一支群众信任、团结干事的村两委班子,建一个文化室,建一条进村公路,建一批输电线路工程,建一套广播电视信号系统;20户以上自然村通进村简易公路、通村内卫生道路、通安全卫生自来水、通电、通广播电视信号;农户有一幢永久性住房、有太阳能或沼气池、有一亩稳产农田地、有一亩特色经济林果或经济作物、有一个劳动力培训转移;实施300户、1200人的易地扶贫工作;启动革命老区扶贫开发项目;解决1万人的温饱;力争完成农村技能培训8500人,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4.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

全力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增强跨越发展实力

——旅游产业。力争2008年全州旅游门票总收入达1.8亿元,旅游业财政收入达8000万元。抓好普达措国家公园基础设施续建完善工程,开工建设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建设项目,加快塔城、虎跳峡、香格里拉大峡谷国家公园和松赞林寺、纳帕海等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丰富“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等世界级品牌的内涵,提高品牌质量;创新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和促销方式,逐步改变旅游宣传促销政府组团、企业参与、政府埋单的做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旅游大发展;逐步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把旅游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连接点,积极推动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型转变。

——生物产业。继续实施饮品、药品、食品和观赏品四大工程。力争生产饮料酒1000万升,收购加工核桃1万吨,野生蔬菜500吨,松茸700吨,加工畜产品系列产品1000吨,完成生物产业产值11亿元,实现加工产值7亿元。

——水电产业。新开工茂顶河、大桥河等15座电站,争取开工建设里底电站,确保金汉拉扎、浪都一级等8座电站投产运行,完成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2.18万千瓦,年末总装机容量达58.97万千瓦;抓好州内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推进“电、网”平衡;积极配合国家、省推进“两江”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做好协调服务;制定和完善电价管理、利益共享、环境保护等政策措施。

——矿产业。继续抓好羊拉等矿山开发,加快推进普朗铜矿前期工作;切实抓好香格里拉工业园区维西新兴工业片区规划、“三通一平”、引企入园等工作;加快开发区工业新园区的建设步伐,建设矿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尽快实现毛矿不出州;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开发秩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打牢跨越发展基础

  着力抓好丽香铁路等12个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交通方面:实施香木、扎曲、香乡、羊拉等公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德贡公路,力争启动德维公路改造工程,完成两个建制村通村公路建设任务;完成香奔、维福、香宁、香稻、香格里拉旅游北环线公路前期工作。

——水利方面:实施146件人畜饮水工程,解决2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做好金母芦水库前期工作。

——城镇方面:实施香格里拉县城沿街建筑立面包装工程,抓好德钦县城拓展治理工程及德钦党政办公大楼建设和香格里拉县三坝乡小集镇建设,争取启动维西市政二期、维西县永春乡小集镇建设项目。

——社会事业方面:加快推进香格里拉上海高级中学、迪庆上海科技中心、州民族中学教学大楼及运动场、州民族中专运动场、州法院审判庭、香格里拉医院门诊楼配套工程等项目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基层卫生院、乡镇文化站建设。

——通讯方面:进一步抓好通讯、广播电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通讯、广播电视覆盖面。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继续实施好“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2008年全州化学需氧量控制在2100吨以内,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00吨以内;大力推广以沼气池、太阳能为重点的农村清洁能源,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工程,建设生态公益林2.9万亩,实施退耕还林1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20平方公里,实施两个国土整治项目,推广农村沼气池3000口、节柴灶3000眼、太阳能2000平方米,降低森林资源的低价值消耗,巩固好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做好湿地、水源地等重要生态资源的保护,切实保障城乡饮水安全。加强林政管理、森林防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确保生态安全。

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把优先发展教育落到实处,打牢教育基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重视藏汉双语教学工作,扩大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建立教育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的激励机制,鼓励城镇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经费投入向农村倾斜,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大力推进一师一校撤并;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改造中小学危房2万平方米;认真落实农村中小学“两免一补”政策,积极争取普通高中农村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继续实施“藏区高原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和人身保险“平安”工程,对47994名小学和中学生以及1250名中专生分别给予每人每年800元、1000元和1500元的生活补助,对全州农村和城镇低保家庭中小学生由政府统一购买人身保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卫生和人口工作;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切实关注物价问题;统筹抓好其它社会事业。

坚持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深化各项改革;认真做好交流协作和对外经济合作工作。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全面扩大对外开放领域,提升交流协作质量,注重经济合作实效,实现互惠双赢。办好相关会展,进一步提升香格里拉品牌;把非公有制经济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和优良环境,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跨越发展。

拓宽投融资渠道为跨越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的投资;

  二是积极争取信贷支持;

  三是认真做好项目推介工作,积极引进外资;四是积极引导社会投资。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扎实有效地推进寺院法制宣传教育,旗帜鲜明地防范、打击达赖集团的渗透、破坏、颠覆和分裂活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深入推进“平安迪庆”、“和谐藏区”建设;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法律服务和援助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

狠抓政府自身建设把抓落实作为第一任务

  全州各级政府机关和公务员,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按照省委、州委的安排部署,深入开展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大讨论,真抓实干,言必行,行必果,把落实进行到底,努力建设一个务实、高效、廉洁的政府。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