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生命的重托——记抗震救灾中的医务工作者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6-22 09:17:04

  救人!转运!输液!手术!

  从地震的那一刻起,这样的声音便此起彼伏,回荡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那嘶哑而有力的声音,传递着生的希望、爱的温暖。

  废墟上、山路间、帐篷中……哪里有病人,哪里有伤痛,哪里就有白衣战士。洁白的口罩,遮住了一张张疲惫的脸。然而,在伤病员的眼中,那却是世界上最镇定而美丽的脸。

  一个多月来,全国参加地震灾区医疗防疫的人员达10万人次,救治伤病员164万人次,其中住院者近10万人。规模空前的大救治、大转运、大接治、大防疫,充分展现了我国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素质。

  “只要病人在,我们就在!”

  生死瞬间考验职业精神

  地震突袭,大楼剧烈摇晃。护士台虽然紧靠楼梯口,但护士们的第一反应却是冲进病房,帮病人迅速撤离,直到所有病房都空了;手术室大门紧闭,看不见一个人影,直到半个小时后才有人开门,那是医护人员推着刚刚做完手术的病人;在楼梯上,病人都在往下跑,只有医务人员往上跑……

  绵竹市人民医院5月12日的这段监控录像,原始而真实地记录了医务人员在生死瞬间的表现。他们把护佑生命视为天职,忠实履行了希波克拉底誓言。平凡的举动,矗立起一个伟大群体的人格高度。

  那一刻,如同一次不期而至的医学考试,考验着白衣战士的职业精神和灵魂境界。然而,无论在哪个考场,他们的表现都惊人地相似,答卷近乎完美:把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

  “只要病人在,我们就在!如果大楼倒塌,我们就永远陪伴着他们!”地震发生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正进行着几十台手术。在强烈的震动中,医生们本能地趴在病人身上,护住手术台,没有一个人撤离。

  余国林是茂县中医院的退休返聘医生,地震时,他跑到楼上疏散病人,自己却被砖块砸得鲜血淋漓。病人被瓦砾埋住了,他顾不上包扎伤口,拼命用手刨挖石头。最终,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地震时,彭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冒着危险,把所有产妇抬到安全地带。然而,一名产妇急需进行剖宫产。于是,医务人员举着应急灯,再次冲进手术室,在频频的余震中,手术正常进行。40分钟后,一个男婴降生了。妇产科医生王丽说:“我是医生,病房就是我的阵地!”

  煤炭总医院护士孔令煜刚生孩子不久,却时刻牵挂着灾区。虽然孩子还在哺乳期,但她狠心地给孩子断了奶,义无反顾地奔赴绵竹广济镇救灾一线,日夜不停地为伤员输液换药。

  在地震灾区,这样的镜头数不胜数。有多少医护人员,就有多少感人故事。一个个生命奇迹,见证了这支队伍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他们用舍生忘死的实际行动,彰显了白衣战士的本色。

  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大灾面前,医患之情亲如手足,水乳交融。广大医务工作者怀着对人民最深沉的爱,怀着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谱写了一曲曲救死扶伤的壮歌!

  “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

  生命接力考验协作精神

  灾情紧急,人命关天。

  5月12日深夜,卫生部灯火通明。部党组会议作出决定:启动一级卫生应急响应机制,紧急抽调北京、天津、江苏、山东等地700名医务人员组织应急医疗队,次日奔赴灾区。同时,连夜紧急调用大批血液、代血浆、药品和器械随队前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紧急行动,全力支援灾区。

  地震发生以来,卫生部先后从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派1万多名医疗卫生人员,组成了近千支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奔赴救灾第一线。

  “没有路,我们爬也要爬过去!”5月13日凌晨,重庆市医疗队翻山越岭,抵达灾区,成为全国第一支进入灾区的外省医疗队。

  5月14日下午,广东省医疗队到达映秀镇,随后又挺进耿达乡。医护人员组成“敢死队”,写好遗书,乘直升机穿越了险峻的山谷,终于降落在“生命孤岛”。

  5月16日下午,第三军医大学医疗队头顶危石,脚踩塌方,背着药械和食品,历经九死一生,突破几百公里的“死亡之路”,成为第一支抵达汶川县城的医疗队。

  拯救生命,不惜代价;一线希望,百倍努力;不抛弃,不放弃。这就是医务人员的共同信念!

  北川一名伤员受了严重颅脑外伤,寰枢椎骨折,一旦挪动,可能危及生命。但是,就地手术又缺少一种头颈外固定架。于是,北京医疗队马上和生产厂家联系。厂家立即表示免费提供,首都机场破例免检,国航免费最快托运。仅仅3个小时,救命的固定架就从北京空运到绵阳。当天,北医三院骨科专家进行了手术,术后病人即可坐起。

  从5月17日开始,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四川万余名较重伤员被运往全国20个省区市。卫生、铁路、民航部门全力配合,“救”字头列车一路绿灯,“救”字号航班优先飞行,保证了万名伤员顺利转运,创造了中外历史上非战时期最大规模的伤员转运壮举。

  与此同时,国内各学科著名专家汇集成都,指导重症伤员救治。卫生部部长陈竺提出了“集中伤员、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方针,要求专家们努力提高抢救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同时,有关心理康复和伤残康复的方案也纳入规划。

  6月初,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卫生部抗震救灾专家组一行4人偶遇一名北川中学的男孩,由于双腿严重挤压,导致急性肾衰竭,生命垂危。见此情景,专家们建议立刻手术。但是,医生们三番五次劝说,家长坚持不让截肢。这时,专家组组长、北大一院肾病专家王海燕教授含泪说道:“孩子这么小,如果不做手术,他可能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咱们一块救救这个孩子吧!”她的话感动了家长。于是,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尅戎和陈香美亲临指导,40多名专家会诊,8名专家主刀手术。手术从22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5时。经过努力,奇迹诞生了。孩子既保住了生命,也保住了四肢……

  在收治万名伤员的20个省区市,各大医院精心准备,腾出最好的病房,组织最好的医疗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治疗伤员,为伤员治疗康复创造了良好条件。

  重庆市在全国率先提出接收四川伤员的请求,至今累计接收伤员2283人,超过全国转运伤员总数的1/5。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指示:不仅要让灾区的伤员活下来,还要让他们站起来!对于伤残者,有关部门不仅实施了早期康复干预计划,而且出台了免费安装假肢政策。伤员只要具备条件,均可免费安装假肢,并接受康复训练。政府还对伤员的住院和生活费用给予补助。

  一场生命大接力,彰显了全国一盘棋、团结大协作的精神。从跨部门协作到跨区域协作,从多学科协作到多领域协作,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经受住了一次全面大考。

  “覆盖,一定要全覆盖!”

  灾后防疫考验科学精神

  汶川地震,受灾面积广,生态破坏重,防疫难度大。炎热的夏季,遇难者的遗体在清理,大量的死亡家畜家禽、生活垃圾在腐烂,居民的饮水和粪便存在隐患。这一切表明:防疫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

  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个反复被证明的“定律”:大灾之后有大疫。这个“定律”能否被中国人打破?全世界都在关注。

  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卫生部提出:依靠科学,突出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区域,实现灾区县、乡、村和受灾群众安置点的卫生防疫全覆盖,坚决防止传染病流行蔓延。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防疫组组长、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指出:“覆盖,一定要全覆盖!”

  地震发生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迅速建立了灾区疫情监测信息应急手机报告系统,500多部疫情报告专用手机分发到14个重灾县。疫情分析组24小时实时监视来自灾区的报告,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派专家现场调查,不放过任何疑点。

  全国卫生防疫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导科学防疫。在一个临时板房学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发现,公厕的粪池是一个容积很小的简易坑,一旦下雨随时外溢,而排水沟竟然直通一条小河。专家们立刻指出:厕所一旦投入使用,将有可能成为肠道传染病的源头。很快,厕所设计方案得到修改。

  目前,全国共派出万余名卫生防疫大军,覆盖灾区每一个县市、乡镇、村。

  本着科学求实的精神,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灾区既要避免消毒不足,又要避免消毒过度;每个安置点都要搭建厕所,用水泥或防水塑料纸铺底,防止粪便渗漏;保持水源地的环境卫生安全,防止受到污染;生活垃圾要有专人负责;安置点要建立排水沟,通往下水道……这些建议正成为灾后重建的卫生防疫指导原则。

  截至6月16日,卫生防疫人员累计消毒面积达32亿平方米,检查供水单位和供水点17万户次,监测水样2.6万个;灾区12岁以下易感儿童进行甲肝、乙脑疫苗预防接种53.7万人次。

  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关系抗震救灾全局,关系亿万人民健康,任重而道远。目前,灾区卫生防疫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展开,没有发生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责任编辑:赵德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