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第七次党代会报告起草轨迹 8月15日,州委报告厅庄严肃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这里隆重开幕。 中国共产党党徽高悬在主席台上方,张登亮同志代表中共迪庆州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深入实施“四州战略”,为全州各族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在报告过程中,赢得了一次次热烈的掌声。 这份散发着阵阵墨香的报告有不少新特点、新亮点、新举措,体现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一主题,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丰富,措施有力,鼓舞人心,引起了代表和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 为起草好报告,州委主要领导作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报告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广泛、反复征求各方意见后,几易其稿,形成了一个凝结着集体智慧、立意高远、求真务实的报告。 深入调查 确立主题 州委工作报告,起草工作自始至终都在六届州委常委会和张登亮同志直接领导下进行。 早在筹备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时,张登亮同志就强调:“开好第七次党代会,关键要抓住两条,一条是要建设一个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州委新班子,一条是对迪庆今后五年的工作作出全面科学部署。只有抓住这两条,才能振奋党心、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的起草工作,始终都是按照这个要求进行的。 州第七次党代会报告,需要对州委领导全州各族人民五年来在改革发展稳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行回顾,对实践进行系统总结;需要对在发展道路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回答,进一步统一思想,继往开来;需要为新时期、新阶段的全州工作规划蓝图、明确思路。 这些问题的答案,归根结底只能来自广大党员和全州人民的实践,只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思路、新经验,才能保证州第七次党代会报告反映群众的意愿,体现时代精神。 金沙江畔、澜沧江边、梅里雪山脚下,六届州委常委们的足迹遍布迪庆的山山水水。他们深入基层,深入工作第一线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探求发展途径。张登亮、黄政红等同志深入企业、农村,来到机关、学校,一次次地调研,一次次地座谈,对州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框架和基本思路进行认真思考、倾听各方意见。杨铭书、鲁永明、郑艺等同志先后主持召开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协、经济社会与党群、老干部4个专题座谈会,听取各有关方面对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深入分析研究一些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探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举措。 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州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的起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州委常委会在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及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及省委藏区工作会议精神后,明确提出了州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的主题: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这个主题昭示:迪庆要实现同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只有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只有发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同时,要坚持稳定是第一责任,没有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发展的步伐也会放慢甚至停滞。 报告的起草,紧紧围绕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一主题以及“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这条主线。 张登亮同志数次在不同场合讲,迪庆多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四州”建设的发展思路符合迪庆的州情实际,我们不缺思路,关键是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制定推进“四州”建设的新任务,提出新举措,只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届接着一届干,狠抓工作落实,迪庆就一定能建成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 广开言路 集思广益 多月的起草过程,生动而具体地说明,州第七次党代会的报告是群众路线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发扬民主,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这一我党的优良传统贯穿报告的整个起草过程。报告起草前,起草组广泛搜集各县、开发区和有关部门5年来的工作总结,在初稿完成后,报告起草组就报告内容,分别征求了有关部门的意见。州委常委分别审议了报告提纲,提出了修改意见。到7月后,起草组根据各位常委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印发到各县、开发区和州级各部门征求意见。 到8月10日前,各方面的意见全部反馈到起草组。报告起草组收到的意见建议,大到报告结构、实际内容,小到遣词用句、标点符号,体现了意见提出者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神。百川归海,万言归宗,一条条意见、一个个建议如汩汩清泉,为报告的内容注入鲜活的生机,这些意见和建议的背后,是全州各族人民对迪庆事业的高度负责,是群众对一份成熟报告的热切期盼。对各方面的意见,起草组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了全面整理,对修改意见和建议逐条逐句进行研究。报告在一次次的修改中逐步完善、成熟。 创新求实 亮点突出 8月15日,州第七次党代会拉开帷幕,数易其稿,散着墨香的报告放在了各位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员的面前。 听完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份高质量的报告,是一份讲实情、谋新路、出实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具有较强的统领性和指导性的报告。代表们认为,报告体现了时代性,体现了时代要求,把中央要求、省委部署与迪庆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结合起来,提出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和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体现了州委加快迪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报告深入分析了迪庆加快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提出了实施“四州”战略的措施,明确提出了迪庆要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回答了全州干部群众关心的话题。 代表们认为,报告高屋建瓴,从发展的全局着眼,突出了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抓住了迪庆发展的重点,提出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措施。报告提出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既有连贯性,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注入了新思想、新观念,突出了藏区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三农”,更加关注民情、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千锤百炼出真金。州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的起草过程,生动而具体地告诉人们:这份报告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是州委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善纳众议的产物,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普自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