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组织系统突出党性教育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综述 ·通讯员 杨德寿 记者 余丽芹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迪庆州组织系统紧扣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五好五带头”及省委“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结合组织部门的特点,在党组织建设方面提出了“表率形象好”,党员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带头锤炼党性”的“六好六带头”新要求,把党性教育作为组织系统创先争优活动首要目标任务,贯穿活动始终,在创先争优中锤炼党性、在锤炼党性中升华创先争优、在锤炼党性中增强活动实效。 党性教育纳入创先争优目标主题 州组织系统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强化党性教育,将党性教育细化到活动目标主题,做到上级有号召、组织部门先带头、组工干部作表率。针对组织系统实际,提出“政治要强,做政治坚定的表率;业务要精,做善于学习的表率;工作要勤,做爱岗敬业的表率;处事要公,做公道正派的表率;办事要实,做服务发展的表率;待人要诚,做以人为本的表率;纪律要严,做维护集体的表率;休闲要松,做张弛有度的表率” 即“八要八表率要求”的机关作风建设工作准则;深入开展“想一想组织信任,比一比工作成绩,争当科学发展的推动者;想一想人民期盼,比一比工作效率,争当服务人民的先行者;想一想岗位职责,比一比工作奉献,争当民族团结的维护者;想一想发展要求,比一比工作创新,争当改革创新的领跑者”的“四想四比四争当”主题实践活动,将党性教育与现实生活、与亲身经历紧密联系;提出组织系统开展创先争优必须“认识上深入一层、行动上先行一步、标准上更严一点、机制上丰富一些、结合上紧凑一点、成效上明显一些”的“六个一”要求,让组工干部党性走在前列作表率,在争优秀中体现党性、在岗位奉献上锤炼党性。 党性教育贯穿创先争优活动环节 一是公开承诺,目标锤炼党性。州组织系统按照“定人、定责、定位”的“三定”要求,作出公开承诺。党支部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为目标,作出“五个方面”的公开承诺:“围绕中心谋发展、强化责任带队伍、服务大局创佳绩、改革创新求突破、转变作风树形象”;每位党员根据各自岗位职责,以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目标,作出六个方面的公开承诺:“带头学习强素质、立足岗位争先锋、服务群众比奉献、严于律己重品行、甘为人梯作表率、弘扬正气展风采”。将党性教育融入支部、党员的公开承诺中。依据党支部和党员的承诺,实行创先争优活动“专项述职制度”,将锤炼党性的标准体现在承诺的兑现上。结合承诺内容,组织部门各科室长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要求,通过科室与科室比、科室与邻近地区科室比等横向比、纵向比的方式,依据公开承诺内容向组织部长就创先争优情况进行述职。用制度督促党员的行动,用党性的标准保证承诺兑现,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二是亮牌示范,监督锤炼党性。每位党员在工作时间内都统一佩戴党徽上岗,制作党员桌牌,并挂牌明示、注明党员姓名、职务等个人信息,把“四想四比四争当”、党员公开承诺的内容制作成标志牌,促使党员增强党性意识,立足岗位争当优秀,让党员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对待生活,行为符合共产党员党性标准;强化对党员的监督,让党员的承诺公开在干部职工监督下,约束、提高、完善自己。 三是评星授旗,引导锤炼党性。在组织系统科室中广泛开展“流动红旗”和“党员示范窗口”的评比工作;在干部职工中开展“工作之星”的评比。结合实际,把“流动红旗”和“党员示范窗口”的评比结合起来,评选为“流动红旗”的科室同时确定为创先争优“党员示范窗口”,每季度评选1次;“工作之星”每季度评选4颗(即学习星、服务星、敬业星、创新星)。同时,把评星授旗情况与党员干部职工晋级、年底考核评优紧密结合,促使党员在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中锤炼党性。 党性教育渗透组织系统自身建设 组织系统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排头兵,任务重、责任大。组织系统自身的建设成为创先争优活动首要环节。州组织系统把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与党性教育锤炼紧密结合摆在创先争优活动突出位置,着力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上创先争优。带头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贯彻“公正办事、公道用人”原则;坚持重基层、重一线、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严把组工干部“入口关”、“选用关”,带头全面实行公开选调、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用干部方式,引导全州干部的用人选人导向,极大改善了机关干部队伍的结构,调动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州委组织部针对部分科室人员不足的实际,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率先在全州开展公务员选调工作,通过公开选调从基层选拔了2名工作人员充实到州委组织部组织科和企业工委办公室工作;率先开展科室长竞争上岗工作,通过竞争上岗选拔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主任1名。通过加强自身建设的系列措施,激活了组织系统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党性在激发活力中绽放光芒。 党性教育融入学习型机关建设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州组织系统突出“建设学习型机关、服务型队伍、效能型部门”主题,以提升组织工作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在组工干部中大兴勤学之风,不断提升组工干部综合素质,全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要求组工干部树立“三种理念”即树立“终身学习是21世纪生存之道”的理念,穷尽时间,终身学习;牢固树立学习是一种责任的意识,切实解决和克服不善学、不勤学、不深学的问题;牢固树立“学习是人生修养”的理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持久性,强化学习。一是学习内容求广泛。为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组织系统紧贴实际,突出学习党的基础理论、国情知识、国家大政方针、专业技能。二是学习方式求灵活。通过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交流探讨与案例剖析相结合、办班学习与交流学习相结合等方式,大兴学习之风。三是领导带头求深入。组织部领导带头学习,结合工作实际谈认识、谈感受,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进行讨论;部领导带头思考写文章,要求各科室都要积极思考、撰写调研和理论文章、在公开刊物发表,促进组工干部提高学习思考能力。先后在云南日报、省组工简讯等省级媒体、迪庆日报等州级媒体发表文章50余篇。通过努力,州组织系统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为做党性最强干部奠定了基础。 州组织系统把党性教育锤炼摆在突出位置,激发了组工干部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热情,进一步形成机关协调和谐的工作关系,营造了“部门创先进、人人争优秀”的浓厚氛围,为全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出了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