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专报第七期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31 15:19:17

迪庆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专 报

第七期

中共迪庆州委“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建立特色产业党小组 走出基层党建新路子

——维西县塔城镇巴珠村党支部创先争优纪实

维西县塔城镇巴珠村位于塔城镇西南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全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278户,1351人,下设5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有党员115人,是在同等海拔条件下仍然普遍生长有阔叶林的罕见纯藏族村寨,从而形成了特殊的生态环境,加上群众对森林资源的积极保护,该村的植被覆盖率达到98%,是全县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村寨,因此孕育了巴珠村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和林间产品。

随着野生药材在市场上走俏,其数量也在人为采集下日趋减少,导致资源保护和利用之间的矛盾逐步突出。鉴于这样的情况,村总支部一班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把人工种植培育野生药材作为可持续发展资源和产业调整的重点工作来抓,并立足村子实际,紧紧围绕“三建三带三创”党建工程,建立了特色产业党小组,积极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在抓好党建工程的“三带”方面走出了新路子,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为民谋利益的带头带领作用。

近年来,巴珠村党总支培养和发展了一批思想积极,有一定技术能力,创新意识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骨干,结合村情,以这部分党员骨干为主要成员,成立了4个特色产业党小组(药材产业党小组、经济林果产业党小组、畜牧产业党小组、生态保护党小组),各小组长分别由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和药材种植经验的党员担任,在完成党组织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因地制宜的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探索。广大党员也有了带头(领)致富,带头(领)维护稳定,带头(领)保护生态的舞台,促进了全村发展稳定。

经村总支运作,制定了各个产业党小组的相关职责,通过分工,各党小组的责任得到明确,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药材产业党小组负责天麻、羊肚菌、当归、木香、白术、桔梗、虫蒌等药材的引种、种植推广和外销。在县农牧局及县扶贫办的扶持下,结合市场需求和药材生长周期等情况,有重点地进行药材品种筛选和推广。因虫蒌生长周期长、投资较大,现主要以当归、木香、白术种植为主,采取移苗种植方式,进行科学管理,年内全村共种植460多亩,预计可收入50万元左右,其中当归一项可收入30余万元,在天麻种植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野生药材人工培育户已达200多户,直接受益人口达1100人。此外,在羊肚菌人工培育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产业,但试种后每分地有4000元的收益,下一步特色产业小组将加快对该种植项目的推广。

经济林果产业党小组负责在全村推广苹果和木瓜“套袋技术”。结合村域气候、土质等因素,大胆发展经济林果产业。在传统大面积种植木瓜的基础上,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加大科技投入,成立了木瓜种植协会,种植木瓜1200多亩,年产鲜果300多吨,经济收入达20余万元。引进了苹果“套袋”技术,组织懂技术的党员对群众进行了培训,经过“套袋”处理的苹果深受消费者喜爱,销售价达每公斤7元,今年还没成熟就被订购一空,镇党委决定在其余一些乡镇推广该种植经验。

畜牧产业党小组负责抓好全村优良种羊、种猪、种牛的改良、推广猪牛羊的科学饲养及巴珠土鸡的科学放养。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通过投放黄山羊、美国短角黄牛、猪种改良及土鸡放养,良种牲畜及家禽的存栏有了明显增加。09年仅黄山羊一项就产生经济效益13万元。猪肉产品除能满足全村肉食需求外,还能常年四季供应塔城市场,打破了巴珠猪肉市场空白的现状。巴珠土鸡和土鸡蛋已享誉塔城,成为了一种无商标的品牌,很多外地商人都慕名纷纷前来订购。现在在党总支的带领下,巴珠村每户养鸡都在30只以上,一年就可为全村创下约25万的收入。

生态保护党小组主要在村总支召开有关会议时负责宣传保护生态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对任何破坏生态的行为都予以整治,情节较严重的不予享受惠民政策。目前,经济林果种植不仅有效的保持了生态平衡,有效实现了退耕还林,而且增加了群众收入,巴珠成为全县退耕还林及生态保护方面做得最好的地方。

另外,巴珠村在野生蜜蜂发展上也闯出了新路子,由于生态环境适宜,蜂蜜品质极佳,结合这一实际,党支部专门派人到发展养蜂业较成功的地区学习取经,掌握了蜂蜜加工技术,并请旅游局设计了精美的包装,打造出了“日月神”牌蜂蜜,成为云南礼尚往来的佳品,常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2009年巴珠野蜂驯养被列为塔城沪滇帮扶项目之一,帮扶资金20万元,共帮扶10户党员致富带头人,巴珠村党总支将养蜂项目进行了推广,“以一带十”,党员优先承担风险,向集体经济实现10000元的目标迈进。目前巴珠村驯养野蜂的农户已达85户,未来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通过一系列特色产业的实施,巴珠群众富裕起来了,党组织的“三力”得到了发挥,群众对党组织越来越热爱,越来越信任,为塔城镇乃至迪庆的维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巴珠村98%都是藏族,是全镇僧侣最多的行政村,基本上是全民信教的地区,但经过党员跟僧侣、群众交心谈心,在生活上照顾,在政治上引导,使巴珠在稳定方面做出了成绩,近30年来巴珠境内没有出过一起刑事案件,真正发挥了党员带头(领)致富,带头(领)维护稳定,带头(领)保护生态的能力。

通过不断的尝试,不断的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巴珠村的各特色产业党小组,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路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然因为有些经验没有模式可遵循,加之巴珠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现状,起到的真正作用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基于这一现状,塔城镇党委政府以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巴珠村整村推进项目,目前通往巴珠村的公路正在加宽修建,并且多次组织特色产业党小组的同志到外地观摩学习取经,镇党委政府决定以巴珠村特色产业党小组为依托,积极将这一成功的经验逐渐推向巴珠周边,乃至全镇。

相信随着创先争优活动的不断推进,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在塔城镇党委政府和各党支部的努力下,特色产业党小组这一成功的典范将会给塔城镇经济带来质的飞跃,会涌现越来越多的优秀党员成为致富的领路人,塔城镇巴珠村人民实现小康的日子将不再遥远。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