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至14日,州委书记张登亮来到他所联系的香格里拉县建塘镇,看望慰问联系僧侣和农村困难群众,并就所联系的发展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他强调,深入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和群众工作教育,是省委作出的重大部署,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要求和州委的安排上来,把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干部受教育、作风有改进、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上来,为加快推进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四州”战略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踏进北门社区敬香村昂翁克主活佛家中,张登亮就拉住他的手,关切地询问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需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他希望昂翁克主要按照“出家守法戒、修行利国民”的要求,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积极引导信教群众投身建设美好家园、构建和谐社会上来,为迪庆的发展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62岁的格茸家住红坡村,由于家中缺少劳动力,是村里生活较为贫困的一个家庭。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张登亮书记嘱咐身边州县负责同志,当前正值高原坝区春耕时节,一定要不误节令,帮助格茸家搞好春耕生产,确保有个好的收成。 建塘镇金龙社区前几年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有200多户农民的土地被征收,现在部分群众生产生活较为困难,甚至出现返贫现象,群众要求发展集体经济,保证长远生计的愿望十分强烈。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张登亮书记组织州县相关部门与社区负责人进行座谈,共同探讨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张登亮书记指出,城市的建设、管理和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塘镇作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州推进城市化的重心,一定要把失地农民的发展融入到城市发展中,在城市建设中统筹解决好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要在资金、项目、技能培训等方面给予失地农民更多的支持,使失地农民尽快适应城市发展,尽快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创新资源整合的新途径、新方法,走出一条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到香格里拉、建塘镇投资兴业,增强发展活力。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紧紧围绕建设香格里拉旅游集散中心的要求,找准旅游产业与农村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旅游市场的结合点,找准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培育的结合点,构筑起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平台。 在调研中,张登亮书记指出,开展“四群”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各工作队要按照州委制订的实施意见,着力加强群众观点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和群众利益教育,切实从认识上、实践上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到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上来,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进百家门,察百家情,解百家忧”,切实解决好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加强群众工作教育,要注重工作方法,讲究工作技巧,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和新要求,把工作与推进实施“四州”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与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与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结合起来,把解决好群众当前困难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当前正值春耕时节,各工作队一定要按照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不但帮助解决好困难群众的栽种,还要从科技、物资等多方面给予群众更多的支持,把农业从传统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引导到规模化、产业化上来,切实增强农民的“造血”功能,同时也要增强干部服务“三农”、发展“三农”的工作本领。 张登亮书记指出,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一项新机制,必须不折不扣地按照州委要求,厅级干部做到“六个一”,处级干部做到“四个一”,把目光投向基层、心思放在基层、感情贴近基层、资金倾向基层、项目支持基层、脚步深入基层,到村里、到社区、到老百姓中间,体察群众情绪,体味民生疾苦,体会百姓所思所盼,通过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