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 阎东辉) 3月11日 早,接待村民来访。 由于东坡村地处哈巴雪山脚下,山高谷深,生态脆弱。村民的灌溉、饮水,多依靠几条陡峭的河川取水。经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了一些灌溉、饮水的小水渠,小水窖,但还无法满足需要,在干旱季节,缺水十分严重,严重影响到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近年来,由于在东坡村境内发现储量丰富,品位较高的钨矿等贵重金属,有公司进入肆意开采。由于没有采取完善的环境保护措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泥沙淤积沟渠、堵塞饮水管道、冲毁农田、山体滑坡、泥石流隐患、山林破坏、草山退化、乡村道路损坏等引起村民积怨,已经多次引起冲突。虽然经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治理、协调、处理,但许多遗留问题至今未得到彻底解决,矿区与村民的矛盾日益凸显,由此引发的冲突不断出现。成为东坡村的最大问题,村民反应强烈,村民来访较多。 午,研究处理矿山赔偿处理意见。 村总支书记到矿山引起的沟渠损坏现场查看情况时遭到村民威胁。 由于矿山开采造成的破坏和损失,村民提出申述、政府相关部门协调,矿山对2010前造成的损害给予了一定的赔付。主要是涉及到摸笔梁等几个自然村社。现在村民对如何将赔付款尽快分发到手非常急迫。村两委和工作组商议,召开摸鼻梁村组的村民会。共同研究相关问题。 晚,摸鼻梁村组,村民会。 村两委和工作组指出,矿山开发给摸鼻梁村组在内的广大农户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损害,在村民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下,矿山在去年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赔偿。但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如何尽快修复灌溉沟渠、修复饮水管道、修复被毁农田,同时要解决好群众的经济损失等。需要村民充分发表意见,制定合理方案,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持社会稳定。 村民认为:1、赔偿款应该尽快发放到手。2、要求矿山停产整治。3、要合理分配赔偿款。 在如何使用和分配赔偿款问题上,村民意见分歧很大。主要有:1、赔偿款应先修复灌溉沟渠、修复饮水管道、修复被毁农田,余下再做分配。2、各家各户情况不同,损坏程度不一,所以不同意统一修复。要先将钱分了再说。3、在分配方式上,人口多的户要求按人口数来分配,农田多的户要求按土地面积来分配,户口册多的户要求按户口册来分配。 在讨论时,部分村民间开始互相攻击、吵闹。一时难以形成一致意见。 村两委和工作组在会上和村民商议:1、村民充分酝酿,统一思想。2、村民选出村民代表。3、村民代表广泛听取、收集村民意见,制定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报请有关部门审批备案后组织实施。 村民同意。晚上12点,村民会结束。
民情周记(和顺莲)
工作组进村后,在前一阶段进行宣传动员、走村串户了解本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组长的安排计划,本周的工作重点是深入各村民小组召开民情恳谈会。 由于长胜村毗邻虎跳峡镇镇政府所在地,位于虎跳峡风景区,白天村民都忙于搞运输、农产品的买卖、旅游服务等,工作组就采取了晚上开会的方式,通过到各村民小组召开民情恳谈会后,村民们就当前和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经工作组统一梳理后,问题和希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人畜饮水还没达到卫生标准,有几个村民小组要求建造蓄水池,粮食主产的几个社由于近几年来连续干旱,严重缺水,农民都变成了半脱产。 二是村内特别是上下冷独两个村民小组,由于地理位置优势,老百姓搞旅游服务为主要经济收入,特别近年来随着虎跳峡景区客流量的不断上升,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这两个社几乎每家平均拥有两张车搞游客运输,但村民们都有严重的后顾之忧,那就是几乎只有三分之一的车子才有齐全手续,其余的基本属于“黑车”,他们都担心万一哪天出了安全事故,必将面对巨额的经济赔偿,那么就是再苦干十年也是杯水车薪,任何一个家庭都是无力承担的,所以村民们激烈的恳求工作组为他们的车辆运输给予办理营运证,哪怕规定只能在一定范围搞运输也行。 三是几乎所有的村民小组都呼吁垃圾污染严重,不仅影响了在游客特别是徒步游客心目中的形象,而且村里不少大小牲畜因误食垃圾或消化不良或中毒而死亡,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游客牵马也是村民一大经济收入),所以群众热烈呼吁两三家建造一个可以焚烧的垃圾坑。 梳理完意见,工作组成员感慨万千,一方面感慨如今群众的生产生活大有提高,所提出的问题几乎都是关乎全村的,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另一方面面对村民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工作组成员均表示会竭尽所能的想办法,但也提出了疑问:通过我们几个工作组成员各方努力,解决得了吗?纵然我们无力觖决,可以向上反映,但会引起重视吗?有那么多的工作组,每个组都会有困难和问题,县里都能一一解决吗?如果不能解决,老百姓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岂不是要失信于他们?今后我们将如何面对他们?……. 工作组成员陷入了沉思。 民情日记(李红芳) 2012年3日12日 星期一 晴 在9日至12日,我工作组开展了第二阶段的工作,即:进村入户访民情,真正掌握村情民意。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到村了解村情听取意见,结合村情制定村级发展规划;深入农民家中倾听群众意见,帮助解决发展路上的困难,帮助解决群众在生产发展、就业、就医、子女就学等遇到的实际困难。 四天中我小组徒步走访了40多户群众家中,走访对象有困难党员、老党员、困难群众、困难学生等家庭,我们亲眼见到了为改善生活条件而四处奔波的百姓;为能填补上一辈文盲的空白,让子女得到更深层次教育而外出务工的父母;看到了只能靠种几分地为生的勤劳的菜农,看到了为发展生产勤劳致富农民家庭;看到了农村老党员对党的坚定信念,体弱多病的他们,继续自觉发挥优良的革命传统,为村小组建设贡献余热的激情。在走访中,工作组成员,以多听、多问、多看、多了解的工作方法,谦虚向群众请教,深入详细的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做好记录,并做到认真解答群众所提出的问题,这些天来,我们听到了很多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大家心里也有几分沉重,但当了解到了国家的惠民政策得到了落实,各项补贴拿到了农民手中,生活水平比前几年有所提高;听到了更多的是对当地街道居会和村两委领导班子的肯定,对社会治安的大大赞扬时,使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他们迫切希望脱贫致富的欲望和自力更生发展农村经济的精神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