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荣桓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他的简朴生活、高尚情操得到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罗荣桓在住房问题上,严格要求自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井岗山上,经常风餐露宿,曲肱而枕是家常便饭。中央革命根据地内的祠堂、庙宇、草棚、草舍,长征路上藏民的牛屎房,陕北的窑洞,沂蒙山区的庄稼院,他都住过。1949年9月至1954年秋天,罗荣桓全家住在北京南池子18号。他家搬进后,照老习惯,室内一切照旧。然而,他对室内那几个博古架和架上的一些古玩摆设,却感到有些碍事,怕孩子给打坏了,便让秘书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将它们统统搬走。然而,这所住宅住上罗荣桓一家,再加上秘书、司机、警卫员,仍然显得很小了。 罗荣桓在生活上从来不提什么个人要求,而且在名誉、地位面前,始终保持着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操。1956年,在党的八届一中全会上,罗荣桓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后,中央办公厅按规定要给他增派工作人员、增加车辆。他一一拒绝。他说:“我现在身体不好,具体工作管的不多,有一个秘书管管文件就行了。”经过反复商量,最后他只同意增加一名副官。 他在家养病时,一天,精神好一些,想到公园散散步,于是来到许久没有来过的颐和园。望着湖光山色,感觉心旷神怡。他叫跟来的警卫员租条小船划划。可是谁的身上都没有带钱。公园的保卫人员就要了一条船给他们划。他心里一直记着这个事。几天后,他再一次来到西郊,便吩咐司机把车子开到颐和园去还租船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