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亲历远征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7-14 17:04:26

——我所了解的落籍于维西县维登乡的中国远征军官兵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援英国军队在缅甸殖民地对抗日本帝国陆军及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补给线安全而组建并出国作战的国民革命军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由于受欧洲战场拖累,抽不出更多的精力和兵力顾及其他地区,但英国政府仍然把其殖民地印度作为重要的资源输出地摆上了战略位置。缅甸西部与英属印度毗邻,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的西藏和云南接壤,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对于国民政府而言,同样是英国殖民地的缅甸是争取国外援助的最后生命线。因此,中英双方于1941年在重庆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建立了中英军事同盟。

1942年初,日本侵占马来西亚后,开始入侵缅甸。当时日本军队大约有6万人,大大超过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1月30日,日军攻克缅甸东部重镇,随后分两路继续前进。3月8日,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3月到4月间,日军进攻重镇曼德勒,企图切断滇缅公路。此时, 英国依照协定求助由中华民国组建远征军协防缅甸。

远征军司令长官由罗卓英担任(之后在史迪威的压力下以杜聿明接任代理司令长官),由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指挥,开始了第一次入缅作战。第一次入缅作战远征军出动103000人,伤亡56480人(绝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日军伤亡约45000人,英军伤亡1.3万余人。第一次远征失败之后,滇缅公路中断,10万远征军经血战只有4万余人安全撤离。日本既封锁了国际援华运输线,又打开了西攻印度的大门,原有的作战物资转而通过驼峰航线与中印公路输送。第二次入缅作战,中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人,歼灭日军4.8万余人,收复缅甸土地约13万平方公里。滇西中国远征军伤亡67403人,歼灭日军21057人,解放滇西全部土地约3.8万平方公里。中国远征军取得了中国战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运输大队长申润民

申懋学,字润民,四川省荣昌县人,黄埔军校毕业,任抗日远征军进缅部队的运输大队长,维登一带群众称他为“申大队长”。在四川有妻二房,正房张氏,有一子,名申高级;妾为关氏,有三子:申高燚、申高鑫、申高尧。申润民方口圆脸,浓眉大眼,五短身材,典型的武将形象,但他文化功底深厚,是上世纪四十年代迪庆州维西县、怒江州兰坪县澜沧江沿线新文化的传播者。1942年,杜聿明带领远征军进缅后,申润民负责后勤运输,顺道回家看望妻儿,因前线战事吃紧,便匆匆赶赴云南。当时长子申高级年方十五,在父亲回家探亲时认识了父亲手下的两个班长(驾驶员),申润民到了滇西不久,申高级便随这两个战士来到了前线,找到父亲,加入了远征军,从而便有了一段父子远征抗日的佳话。

远征军在缅甸首战失利,运输道路被阻,桥梁被破坏,无法前行,前线无军需补给。在这种情况下,杜聿明率部进印度,申润明便将物资交军需后勤处后趁返运之机遣散运输队。申家父子俩顺澜沧江而上,最后在维登安家。父子两人先定居于维登乡小庄村,1944年迁到维登街,这段时间申润民买了十余只羊让申高级放牧,自己则到维登完小任教。当时维登才开始办完小,一无校舍、二无师资,申润民是维登完小的创建人之一,他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建校上,起早贪黑,东奔西跑。其时我年方8岁,申润民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从他那里学到书本上的知识的同时,聆听了他抗日救国的主张,他慷慨激昂的演说场景,我至今仍历历在目。现在想来,能够亲身感受这样一位恩师的悉心教诲和引导,无疑是维登乡众多像我一样的懵懂顽童的一大幸事。维登街上的和兴周(字启贤),抗战期间由黄埔军校昆明分校(1938年改称中央军校第五分校)毕业,1943年末到1944年初,申润民与和兴周共同在维登组建了一支百余人的抗日游击队,申润民任大队长,和兴周任中队长,开赴滇西前线对日作战。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游击队被遣散,申润民与和兴周一同回到维登。1945年至1948年期间,申润民与和兴周发动和组织维登当地群众,并筹集部分资金,将原来位于维登村南边的集贸市场迁至村内,扩大了市场规模,活跃了商品贸易,逐渐使维登街成为了在滇西北小有名气的商品集散地。在此期间,两人先后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按组织要求开展工作。

1949年4月,和兴周根据党组织指示,在维登成立“沧江人民自卫大队”该武装组织随后被改编为“边纵”七支队三十三团二营,和兴周任“边纵”七支队三十三团作战参谋,而申润民因年迈未参加,仍留在维登完小任教。1951年,兰坪县(当时维登为丽江地区兰坪县第三区)先后开展了“清匪反霸”和“镇压反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处决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申润民由于曾任过国民党军队的运输大队长,按照“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的工作方针,无可辩驳地成为了第一批被镇压的“首恶”。当时,兰坪县个别领导干部在执行党的相关政策的过程中有左倾倾向,不认真调查研究,好大喜功,行为过激,甚至搞逼供信,造成了一批冤假错案,严重背离了党的宗旨。据《兰坪普米族白族自治县志》记载,从1951年3月至1954年8月,兰坪县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第一阶段打击“反革命”141人,其中处决131人;第二阶段打击146人,其中处决12人;第三阶段打击202人,其中处决9人;而兰坪县炮制的所谓的“第三党”就是一个以莫须有的罪名通过严刑逼供制造出来的震惊全国的假案,全案牵连1143人,错捕错杀90人。“第三党”假案的源发地就在属于兰坪县第三区的维登,当时在老百姓中曾流传有这样的说法“一区(金顶、拉井、营盘,反动会道门组织一贯道和邪教门徒会活动猖獗)‘一贯道’,二区(现为剑川县的上兰和兰坪县的通甸、兴仁,社会治安状况不佳)‘二流子’,三区(现为维西县的维登和兰坪县的中排、石登、高山井)‘第三党’”。1953年8月至9月,由云南省公安厅、丽江专区公安处和法院,兰坪县政府和公安局联合组成工作组,对“第三党”假案进行了平反昭雪。

1988年申润民之孙申学春为祖父立碑,特回祖籍四川走亲访友,了解申氏字辈。在起草碑文的过程中,因申润民的经历知情者大多已去世,尚健在的其曾经教过的学生由于对申润民的功过评价涉及内容较为敏感,不愿下笔。最后申学春找到我,无法推辞,只好应允。鉴于墓碑较小,碑文字数不宜过多。我经过一番思考,写下了如下文字:

“家居蜀地,今葬滇邦;抗日救国,流落异乡。为国为民,参加革命;不幸蒙冤,平反荣光。”

申润民在维登期间很少与四川老家联系,近十年时间仅写过一封家书,我曾经拜读过这封家书,其中有这么一段我至今记忆犹新:

“叹我从军二十年,东拼西杀、北剿南征,沙场常坠卧。到如今流落边疆,往事那堪回首……”

申润民的蒙冤离世使长子申高级身心遭受了极大的打击。1958年申高级在维登娶彭凤云为妻,随后相继生有申学春、申学河、申学淳、申学昌四男,申学梅、申学慧两女。1988年维西县冬季征兵,乡人武部动员申高级:“你有四个儿子,能不能送一个去验兵?”申高级回答:“你说啥子哟,不要说我有四个儿子,就是有十个儿子也不去。我父子二人抗日都抗出罪来了,还要让儿子去当兵?”现申氏在维登的后人只有申学淳健在。申高级去世后,其长子、次子、四子先后离世。

申润民所走过的历史,至今仍有一个不解之谜:据《申氏宗谱记载》,申润民是国民党部队的起义投诚人员,而在1984年平反调查中,相关档案表明申润民是中共地下党员,至于具体入党时间就不得而知了。

(侯勋 文章摘自迪庆州政协文史委编纂的文史资料第十辑)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