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西县实施《精准扶贫规划》纪实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7-28 09:34:46

扶贫攻坚战犹酣

今年以来,维西县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全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高位推进,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狠抓落实,在推进过程中促进了农村面貌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汇聚攻坚力量

实施好“两组两计划”,汇聚攻坚力量,为精准脱贫提供强劲动力。维西县成立招商引企组,以维西县丰富的生物资源为依托,借助迪昆、沪滇对口帮扶交流平台,积极引进和培育一批信用度高、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实施特色农产品精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为县域经济发展打好基础。成立巡回督查组,把脱贫攻坚列为重要督查事项,定期对指挥部、县级部门以及各乡镇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建立考核新机制,按制度管人管事。开展“能人”培养计划,由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共青团、农科局、林业局、科协、各乡镇协同配合,在每个村组至少培养1至2名农村致富能人,起示范带动作用,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村本土“能人”队伍,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组织技能培训及劳动力转移计划,以省技师学院为依托,用足用好各项培训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贫困家庭劳动力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领域转移,帮助广大农民提高素质、增加收入、实现脱贫。

凝心聚力解难题

易地搬迁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维西县全力以赴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在省、州相关部门指导和帮助下,完成127个易地搬迁项目点的规划编制、技术审查及审批工作。

按照《维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维西县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贷款专项资金审批拨付流程(试行)》等相关管理办法和有关文件要求,先后拨付各乡镇易地搬迁项目资金16351万元。到2016年6月10日,已经开工建设108个点,累计完成投资9232.6万元。

着力解决行路难

交通建设滞后是贫困山区发展最大的制约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对外通道建设上,积极推进维福、维通、尼塔和溜索改桥项目建设。在农村公路建设上,根据州农村公路现状摸底调查专题会议精神,完成全县农村公路建设摸底调查及全县34个退贫计划贫困村公路的设计及预算编制工作。按照维西县退出贫困乡、贫困村先后顺序,今年优先安排退出的2个贫困乡、20个贫困村和永春乡6个村共计29个村(含中路乡4个非贫困村,白济汛乡碧洛村因维福公路建设,暂缓实施)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共计637.681公里(其中,通村路15.336公里,通组路622.345公里),计划投资31884.05万元,实现年底贫困村农村公路硬化率达80%以上的目标。当前,维西县交通建设项目正在抓紧实施。

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维西县把抓精准扶贫与抓特色产业提升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下功夫做好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在省农科院,省、州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维西县已完成《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2018年)》编制工作,目前该计划正在省级研讨中。按照维西县生物产业发展思路,借助迪昆、沪滇对口帮扶交流平台,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该县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子,与南方电网、云南白药集团、云南农垦集团等6家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签订单农业,推动维西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今年,维西县种植中药材71581亩,其中,川乌15045亩、秦艽9999亩、桔梗4996亩、其他41541亩,预计产量2012.62万公斤,产值53087.66万元。根据迪庆州委易地搬迁推进会议关于做好产业发展的要求,今年优先安排退出的2个贫困乡、20个贫困村和永春乡6个村的产业发展所需资金已完成下拔,在种养殖、乡村旅游、小型加工等项目上分别给予人均1000元的产业发展补助金,补助对象为建档立卡中经济收入低于2500元的贫困户。

抓实生态补偿政策,维西县通过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工程,落实好全县192.73万亩生态公益林及3.17万亩退耕还林补偿政策,补偿金达1927.3万元,惠及全县38088户148940名群众。

扶贫扶志提升脱贫能力

提升劳动者素质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维西县编制《维西县脱贫攻坚农民素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2016—2018年)》,明确素质技能提升思路并狠抓落实。一是以挂包单位云南技师学院为平台,开展职业教育扶贫技能培训助学工作,力争贫困户户均有1人接受过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并走上劳动岗位。二是以县人社局为牵头单位,开展以核桃、中华蜂养殖、冰葡萄等为主要内容素质技能培训。截至5月30日,已完成各类就业技能培训15485人次,完成全年计划数(26696人次)的58%,落实产业扶持户数1089户,完成劳务输出1001人。三是针对特困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同看县城新变化,携手希望共成长”活动,通过逐年逐批开展,做到60%的贫困农村学生到县城,20%的特困农村学生到发达地区学校观摩学习。(杨洪程)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