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乡“十二五”规划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3-27 10:06:47

建设1个中心

结合澜沧江水电开发和小城镇建设,把中路乡政府驻地建设成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移民小镇。

促进2带发展

沿江一带以发展粮食地基、畜牧养殖、蔬菜种植及加工为主的经济带;高半山区、半山区以发展中药材、特色种植业、节草型家禽养殖为主的经济带。

培育3个产业

培育生物、矿产、水电三大产业。生物产业以建设核桃基地、中药材、特色种养植业为主的三大基地为突破口,促进农民增收;支持乡内讲诚信、有实力的合法企业开发矿产资源,积极配合澜沧江水电开发和乡内小流域开发,走矿电结合的工业化发展路子。


中路乡“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期间的五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根据《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的紧急通知》,本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中路乡基本情况

中路乡位于维西县西南部,距县城60公里,南与本县维登乡接壤,北与白济汛乡相连,乡辖总面积318平方公里。乡境处于横断山区澜沧江峡谷地带,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乡辖7个村民委员会72个村民小组,2009年末全乡总人口9969人,其中农业人口9677人,占全乡人口的97%。乡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由贯境南流的澜沧江西部的碧罗雪山山脉与江东部的云岭山脉组合成“两山夹一江”的特殊地貌,加之境内最低海拔1640米,最高海拔4700米。境内多山少坝,自然环境恶劣,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变。全乡耕地面积13409亩,其中,水田1752亩,坡度25°以上耕地占65%以上。较差的区位条件、地理环境,历史社会发展不均衡等因素,导致中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还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村与村、社与社之间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劳动者素质不高,工商业发展缓慢,商品流通不畅,人才缺乏,能源不足,交通不便,人口居住分散,制约人口集约化管理,影响了中路乡内外部变化和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二、“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

(一)经济建设跃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在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前提下,乡人民政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强化科技措施的推广落实,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总收入由2005年的1076.4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2737.6万元,年均增长415.4万元,年均增长率为26.3%;农民人均所由2005年的910元增长到2009年的2575元,年均增长为416.3元,年均增长率为30.4%;到2009年末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0.1万元,比2005年有较大提高。

(二)“三农”工作有序推进

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将落实惠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1、道路建设

新建通村公路79.5公里;卫生路11.63公里;咱利村吉介土白维油路过境路面0.33公里。

2、江桥

中路江桥于2009年12月底建成使用。受益三个乡约2万余人,对快速推进澜沧江江西岸经济全面发展起无可替代和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了我乡交通跨越式发展。

3、农田水利建设

先后完成“三面光”工程2317米;新建水泥田埂2135米;完成佳禾村庄子个、大沟、俄卓大沟修复和佳禾村佳禾、俄卓、中路等村民小组田间渠系配套设施15500米。

4、人畜安全饮水

建设腊八山、新厂、蕨菜山、咱利、佳禾等村委会的人畜安全饮水工程39件,解决1071户5393人的人畜安全饮水问题。

5、通电建设

加固维修庆头、松坡、腊八山等村民小组的输电线路18公里,解决145户577人用电难问题;实施蕨菜山、佳禾、咱利、施根登、新厂等6个村28个村民小组687户的西部农网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用电难的问题,提高了用电安全。

6、扶贫工程

2005年-2009年共投资1687.7万元,开展咱利村鲁美底、佳禾村板栗园村民小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实施蕨菜山念子果、腊八山腊它洛、拉嘎洛村恒比卓鲁、佳禾村日登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施根登村、蕨菜山村、新厂村整村推进工程;实施施根登白玉兰、佳禾村俄卓村民小组上海帮扶项目;启动游牧民定居工程。共建设通村公路79.5公里,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5件,实施安居工程916户。1691户5028人受益。

(三)产业培育有了新成绩

搭建平台,寻求突破,积极培育生物、水电、矿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生物产业。按照江边河谷地区以养猪为主、高半山区以发展节粮型家畜为主的布局,巩固发展畜牧业基地建设。实施核桃产业建设示范项目,规范种植优质泡核桃1.8万亩,种植木香0.9万亩,秦艽等药材0.5万亩。水电产业有序推进,托巴水电站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阿花落水电站完成报批,准备开工;澜沧江三级油路建设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做好矿业开发秩序治理工作,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矿产就业,矿产开发秩序逐步好转,探采矿投入更趋于合理,矿产开发对促进农民增收,增加财源的成效明显。

(五)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强农惠民政策,更加关心农民,关注民生,为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打牢基础。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广电等各项事业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农村低保、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进。

(六)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

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好抓实。退牧还草围栏工程涉及咱利、拉嘎洛、施根三个村委会,受益13个村民小组417户,共建围栏32000米;实施退耕还林0.37万亩,退牧还草6.5万亩,人工造林0.12万亩,完成公益林建设0.63万亩。到2009年底全乡森林管护面积达2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积极开发和推广利用农村清洁能源,建成沼气池117口,安装太阳能121套。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控制在7‰以内。

(七)民生改善投入进一步加大

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全面落实党在农村支农惠农政策,着力改善困难群众,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到2009年共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28万元,受益人口达3349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4%,有效解决了灾民和贫困户的困难问题。


三、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乡人民用智慧和勇气,团结和拼搏,在迎接挑战中逆势而上,在攻坚克难中加快发展使中路乡得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受交通、人口、环境、基础等条件,仍存在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基础薄弱。一是经济总量小,到2009年全乡经济总收入仅为2737.6万元,占全县的1.7%;二是财源单一,缺乏能支撑税源的支柱产业,财政自给率仅为4%;三是经济发展体系尚未形成,全乡的发展主要依靠传统的种、养殖业,能带动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没有形成。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到2009年末,全乡仍有32个村民小组未通公路,有44个村民小组卫生实施农网改造,有46个村民小组人畜饮水困难,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8.9%。

(三)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较低。有79%的人居住在澜沧江畔的高半、高寒山区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县低260元,比全州低337元,仍属于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增点产的局面。

(四)社会事业发展缓慢。教育基础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难以保持稳定。农村医疗条件差,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一定程度还在存在。独具当地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难以形成,文化活动场所紧缺,超生等现象仍然存在。

(五)民族团结任务重。全乡在册的信教人员有2141人,占全乡人口的1/4,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任务十分繁重。

(六)产业培训难度大。一是培育资金不足,二是缺乏带动能力强、有市场的产业,支柱产业尚未形成。

虽然有上述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也有加快全乡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一是国家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措施,为我们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中央藏区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必将对全乡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

三是丰富的水电、矿产资源,随着开发的逐步深入,必将有效带动全乡经济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新的提高;

四是全乡各族干部群众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统一、为推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和高度重视藏区发展的机遇,按照“四个走在前列”的要求,打基础、兴产业,调结构、增投资,重民生、建和谐,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发展,努力推动全乡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二)“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建设1个中心,促进2带发展,培育3个产业。即:

建设1个中心:结合澜沧江水电开发和小城镇建设,把中路乡政府驻地建设成一个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移民小镇。

促进2带发展;沿江一带以发展粮食地基、畜牧养殖、蔬菜种植及加工为主的经济带;高半山区、半山区以发展中药材、特色种植业、节草型家禽养殖为主的经济带。

培育3个产业:培育生物、矿产、水电三大产业。生物产业以建设核桃基地、中药材、特色种养植业为主的三大基地为突破口,促进农民增收;支持乡内讲诚信、有实力的合法企业开发矿产资源,积极配合澜沧江水电开发和乡内小流域开发,走矿电结合的工业化发展路子。


五、工作措施

(一)坚持抓好“三农”工作不动摇

坚定不移地把“三农”工作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投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加大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扩大冬油菜、羊肚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强化农业科技服务能力,努力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逐步建立促进农业增收的特色产业发展体系。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逐步实现人均拥有1亩以上高稳产农田。计划投入320万元,新建36个点,改造20个点的安全饮水项目;计划投入1139万元,用于道路建设;计划投入5700万元,用于电源建设和电网改造。实施好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带动全乡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二)着力改善民生

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开展好农村低保工作。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力争做到应保尽保。全力做好抗灾救灾、五保户供养和优抚工作,采取有利措施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开展好“家电下乡”工程,认真做好补贴工作,使广大农户受益。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组织实施好整村推进、异地搬迁、以工代赈等项目,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整合资金,科学使用,实现扶贫资金效益的最大化。积极引导社会扶贫项目和资金向产业化扶贫和智力扶贫倾斜,支持农村养殖大户。农村干部带头创办企业,提高贫困户的土地经营收入和劳务性收入,保障贫困人口早日实现脱贫致富。计划投资6550万元用于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地震安居工程,五年内力争解决4000人的温饱问题。

(三)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按照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发展的战略,积极主动争取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形成项目批次申报、批次建设、批次完成的良好态势,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增强发展后劲。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结合乡情,超前谋划,筛选、论证和储备一批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事关全乡发展的重大项目,好项目。全力组织实施好农村公路改造、农网建设,三级油路建设、乡农贸市场等一批重点项目。

(四)加大支柱产业培育力度

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物业。按“宜林则林、宜药则药、宜畜则畜”的原则,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建设好以核桃、药材、养殖为主的基地建设。一是结合退耕还林后续项目、核桃产业示范等项目的实施,推进核桃基地建设,力争核桃种植面积再上新台阶;二是引导鼓励种植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建好高半山药材基地,培育新的增长点;三是继续巩固发展畜牧业,不断夯实畜牧业基础设施,支持专业化养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规模化养殖比重,强化重大疫病防治工作力度,加快畜牧业品种改良;四是推广养蜂,建设养蜂基地建设,使养蜂形成规模化。

支持水电业开发。配合做好境内澜沧江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协调好三级油路建设和阿花洛电站建设中涉农有关事宜,确保乡内水电开发有序推进,水资源有效利用。

有序开发矿产业。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适度开发与高起点开发并重的原则,支持证件合法、经济实力强、讲诚信的外商投资开发乡内矿产资源,逐步建立符合当地发展的利益分配关系。鼓励剩余劳动力到矿产企业就业。严肃查处无证开采,以探代采,私挖乱采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

(五)加快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稳步推进“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学前班”的办学模式,以规模办学为突破口,加快教育综合改革步伐。加强师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办学质量。认真贯彻落实高原农牧民子女生活补助政策,及时足额兑现补助。

巩固农民健康工程,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努力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加强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宣传发动力度,抓好“降消”工作开展,不断提高住院分娩率。建立健全疾病预防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能力。积极争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水平。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强化计划生育基础服务和管理工作,提高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健康水平。落实好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和优惠政策,开展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指标内。

加强文化基础硬件建设,建设乡文化站和一批自然村文化活动场所,配置一批图书、音响设备。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争取实现户户通。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健康向上、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六)加强财税工作

坚持把财源建设与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培育税收增长点。加强税收征管,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堵塞漏洞,做到应收尽收,严把物资采购关,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透明度。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可用财力。按“保工资、保重点、保运转”的原则,统筹安排财政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对重点项目,“三农”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规范各项资金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严禁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建立绩效型、节约型财政体系。

(七)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围绕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要求,深入实施“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护行动”计划,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中低产林改造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农村沼气、太阳能等再生能源建设步伐。重视土地、矿产等开发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加大对野生动植物保护,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加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项目的管理。新建红豆杉基地建设,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使乡人民积极参与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中。

(八)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等民主制度。自觉向人大及其主席团报告工作,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支持开展基层民主,引导督促村委会推进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账务公开。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更好地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的作用。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积极协助爱国宗教团体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切实搞好“六五”普法工作,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优良人文环境。

(九)深入推进“平安中路”创建工作

完善应急联动机制,高度重视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突发性公共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中路”创建活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和毒品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密防范和打击藏独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及“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强化消防、建筑施工、矿山和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工作,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和一般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各种违法行为。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路乡人民政府

二○一○年五月十一日

责任编辑:

上一篇:

下一篇:维西县中路乡基本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