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猎人到第一护林员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6-25 14:35:21

6月13日凌晨5点半,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万物俱静,这里的生灵沉睡着,等待着第一缕破晓的晨光。而在保护区内,维西县塔城镇响古箐村民小组的傈僳族村寨已经亮起几点灯光。65岁的护林员余建华已经准备好食物,徒步赶往滇金丝猴响古箐上组的观猴点。

“到了观猴点,首先确定猴群是否还在昨晚的夜栖地。如果不在,得先找到他们。”余建华虽身材削瘦,但身子骨硬朗,步伐稳健。他说自己的工作就是跟着猴群跑,除了投喂充食物外,还要观察它们的生活区域,看食物够不够,有没有猴子生病,遇到危险物要及时清除,以免伤到猴子,直到晚上8点多,猴群找到夜栖地后才能回家吃晚饭。这是余建华和护林员同伴们的日常工作,风雪无阻,年复一年。

身份转变:从第一猎人到第一护林员

余建华从18岁开始打猎一直到45岁。“大到野猪、熊,小到野鸡、野鸭,都是我的猎物。”余建华回忆着,“但是从来没有猎过猴子。”这句话他说得十分肯定。

促使余建华身份转变的,是当时维西县林业局局长,现已退休。“因为知道我常常打猎,那位局长经常劝导我做护林员,要我把打猎的本事用在保护动物上。”1997年,余建华有了新的身份。这个决定,让他每天15元到20元的打猎收入变成了每天6元的护林员补助。家人因此天天和他吵架,而他从前猎人朋友也觉得受到了“背叛”,但余建华的决定却未曾有过动摇:“我喜欢猴子。”

观念转变:从护林员“老余”到“小余”

两年之后,林业局决定再招4名护林员。这一次,余建华亲自到村里一家一家地请人。那时候的余建华,俨然成为护林护猴的带头人。

“我觉得,人不能只看眼前的得失,而要看长远的发展。如果有一天,山里的树被砍光了,猴子不再出现在响古箐,那才是最大的损失”。余建华感慨道。余建华小的时候,曾听父母唱过一首古老的傈僳歌谣:“山上的鸟儿和动物,因为有了树才来这里。当树开花时,鸟儿欢唱动物跳舞。”

傈僳人对大自然的这份热爱一直在沿续着,随着余建华的坚持,越来越多的村民愿意与他为伍,愿意加入到护林员的队伍中来,愿意为滇金丝猴的繁衍生息出一份力。时至今日,在塔城镇响古箐,像余建华一样的护林员有20多位,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大部分都姓余,从“老余”到“小余”,一代代护林员,守护着这座雪山上最美的精灵。

猴群转变:从一见就跑到互相呼唤

余建华刚刚当上护林员的时候,猴子看到他转身就跑,躲在远处观望。余建华已经记不清,猴群第一次吃下他投喂食物的具体时间,但是当时激动的心情仍然记忆犹新。“终于肯吃了!太感谢了!”这一句“感谢”,与其是感谢猴子们终于接受了自己,不如感谢自己十年如一日地对猴群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应。

“那个时候,天天跟着猴子走。” 每天与猴子朝夕相处,余建华知晓了它们的喜怒哀乐,甚至能听得懂“猴语”。

“喔,喔,喔,阿刮捏?”(喂,你们在哪儿?)

“嗯嗯,嗯嗯,嗯嗯。”(在这里,在这里)

当余建华和护林员们用一声声悠长的傈僳语向猴群呼唤时,从远方昏暗的林子里会传来猴群的应答声。这一幕让人感动不已。

“现在,猴子就像我的家人。有时候两天不上山,心里就不舒服。”余建华望着从林间呼啸而来的猴群,眼中尽是柔情。但别以为他是个好说话的人,一旦有其他人越过警戒线,他都会怒视喝退:“不许进来,赶紧退出去!猴群有自己的秩序,我们要尊重它们在大自然中生存法则。”余建华说。(陈创业 吴姗蕙

责任编辑:安永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