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网讯(通讯员 杨德寿 记者 余丽芹)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维西县司法局党支部立足争创目标任务和中心工作,创新活动载体、狠抓工作落实,紧紧围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法制宣传教育、法律服务、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四个重点”,促进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调处矛盾纠纷,在促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上创先争优。维西县司法局把矛盾纠纷的调处贯穿司法工作的始终,在矛盾纠纷调处中进行普法教育,在矛盾纠纷调处中宣传国家政策,在矛盾纠纷调处中感化心灵、促进和谐。一是党员当先锋,调解在一线。从简单的家庭邻里纠纷调处到林权制度改革、重点项目工程等涉农利益纠纷调处,司法局广大党员身先士卒,深入调处矛盾纠纷第一线,凸显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试点工作。为了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结合维西县民族众多、发展不平衡等特点,维西县委选择了几个民族结构复杂、社会治安状况较差的行政村作为民族团结民主法治试点村,领导定点挂钩抓落实。司法局党支部结合试点村工作实际,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利用进村入户宣讲、资助贫困学生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促进民族团结,赢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评,民族团结民主法治试点工作取得了实效。近年来,该局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4911件,成功调处4898件,成功率达99.7%,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在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上创先争优。近年来,维西县司法局紧紧围绕构建“平安维西、和谐维西、法治维西、生态维西”和“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普法目标要求,以“法律九进”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普法宣传教育,构建和谐平安维西。法制宣传中,该局制定了详实可行的宣传方案,扎实开展“12.4”法制宣传日、赶集日普法宣传等常规普法活动,把普法工作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始终。截止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类普法培训班和普法讲座526场次,受训普法人员达32962人次,发放各类普法教材和资料21万多份(册);对全县7乡3镇、79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45所中小学及7个企业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活动;在5个试点村开展了民族团结民主法治试点村建设工作;在58个基督教堂(点)、2个天主教堂(点)、4个藏传佛教寺院中开展了“出家守法戒,修行利国民”法制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在为跨越发展奠定法治基础上创先争优。维西县司法局党支部着力探索激发活力的动力机制,建立了法律服务工作成效与个人利益挂钩的考核制度,从源头上激发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机构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在服务中开导、在服务中提高、在服务中宣传、在服务中聆听、在服务中化解,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近年来,共办理公证案件630件,律师事务所办理案件152件,提供法律援助案件243件,为维西经济社会发展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扎实开展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在教育引导、防范未然上创先争优。一是立足“实”字,摸底排查。从建立机制入手,分阶段、定责任,将摸底排查工作安排落实到司法所和科室具体工作人员上,对社区矫正对象、两劳刑释解教人员实行登记造册,规范管理,建立一人一档的管理制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立足“导”字,强化教育。为了做实教育引导工作,建立了领导谈话制度、回访制度、月报制度、劳动制度,实行全方位的流程管理。谈话制度:由局领导和专业工作者共同对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进行面对面谈话,给他们讲解法律知识、进行心理疏导、鼓励进步提高。月报制度:每月当事人要向司法所报告自身工作劳动情况。劳动制度: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司法所每月组织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相关公益劳动,在公益劳动中感染人、教育人、帮助人。通过这些制度,从上到下建立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监督有力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网络体系。三是立足“情”字,做好服务。从教育感化的角度出发,局党员带头适时走访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人员,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帮助他们走出心灵困境和误区,树立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