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西管理分局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侧记 ●罗天普 一直以来,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西管理分局党支部(以下简称分局党支部)以抓好自然保护区管理和当地社区经济建设相结合为切入点,不断加强社区共管工作。 维西县塔城镇柯那村格化箐村民小组位于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南部实验区内,有15户62名傈僳族村民,拥有旱地面积97亩,大小牲畜332头(只),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25亩,人均有粮278公斤,人均收入1295元,属于典型的半农半牧区。 1998年,该区域发现有滇金丝猴活动现象。为有效保护珍稀动物滇金丝猴及其栖息环境,2000年,国务院批准将该区域纳入自然保护区扩建范围。此后,该区域处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严格保护与管理之中。为促进和谐发展,分局党支部多次讨论研究,将格化箐自然村列为“社区共管示范村”,同时号召支部党员努力成为构建和谐家园、扶贫济困的“排头兵”。 分局党支部团结带领格化箐村民,因地制宜、围绕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举办了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人员300多人(次);为他们提供玉米良种、秦艽种源,采取科学养蜂、土地改良等措施,引导和帮助村民改进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当家理财、勤劳致富的观念;利用国际国内援助项目,先后筹集120多万元资金完成了3公里通村公路、2公里自来水工程和3公里通电工程建设项目。目前,村内实现了通电、通路、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及移动通信,全村15户农户全部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分局党支部及广大村民的努力,格化箐村民逐步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自然保护区里的一个绿色家园。 2010年8月3日,由于持续降雨,平日流量较小的格化箐小溪流量增大,导致山洪。在山上劳作的格化箐村民蜂文华(年仅22岁)及其妻子返家过河时被突发的山洪冲走,一番挣扎后妻子逃出,而蜂文华却不幸遇难,丢下了年仅1岁的孩子和年轻的妻子。面对这一噩耗,死者的父母蜂顺开、蜂玉莲痛不欲生,引发多年累积的病痛,家庭面临崩溃的边缘。 在困难面前,格化箐村民们首先想到了分局党支部,村民小组组长蜂学文及时将情况反馈到了分局党支部并请求救助。经分局党支部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和职工进行捐款,到格化箐看望蜂顺开一家。经反复开导、说服动员,蜂顺开、蜂玉莲夫妻俩同意料理完死者后事到维西县人民医院住院检查治疗。 住院期间,分局党支部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纷纷行动起来,联系医务人员、捐款捐物、从生活细节上对蜂顺开、蜂玉莲夫妻给予关爱、呵护。 蜂顺开被确诊为心律衰竭,病因源于多年前发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导致;蜂玉莲慢性胃炎等多年疾病,同样是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导致病情恶化。经过11天的治疗,蜂顺开、蜂玉莲夫妻的病情基本好转,出院当天,分局党支部派人派车送护送两位老人回家。蜂顺开、蜂玉莲夫妻共开支住院费6400多元。新农合给予报销70%,分局补助1000元,党员、干部和职工捐助1000元,申请县、乡民政补助900元,解决了蜂顺开、蜂玉莲夫妻的实际困难。 分局党支部就是这样,用一件件实事,把服务社区群众工作延伸到农民家门口,及时把党组织的阳光和温暖送到了格化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