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 服务三农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1-10-31 11:33:22

——州农牧局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今年以来,州农牧局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紧密结合农业工作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全面完成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州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截至目前,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完成78.02万亩,粮食产量预计达14.53万吨,较上年增长0.35%;大牲畜、生猪、羊存栏分别达到29.48万头、45.88万只和20.79万头,肉类总产量达到10970吨,农业增加值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3.3%。

  明确目标管理 抓学习强素质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州农牧局采取召开会议、集中辅导、分组讨论、个人自学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州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州委六届八次全会和政府全会上提出的目标任务,召开了全州农牧业工作会议,下发了《迪庆州2010年农业工作意见》,分解细化各项农业农村经济目标任务,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合同,认真安排部署工作,确保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中心任务的完成。做到抓党建与抓业务的有机结合,抓机关与抓系统的有机结合,抓党内与抓党外的有机结合,形成整个单位创先进、所有职工争优秀的良好局面,确保全局工作顺利完成。加大对重大农牧业建设项目和重点工作的领导,保证各项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工作任务责任落实到位,为确保全面实现今年全州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州、三县一区农牧部门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基层,积极抗旱救灾,调运农用物资,做好春耕生产。大力推广农牧业科技,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加大科技培训,督促检查农牧业重大项目,落实各项增产增收措施,确保农牧业增产丰收。

  深入一线服务 促工作提效能

  州农牧局党组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为目标,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以务实的作风、创新的思维、全新的理念,着力提升系统内党员干部服务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水平。去年10月以来,迪庆发生了60年未遇的严重旱情,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州农牧局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及时开展抗旱救灾工作,深入20多个乡(镇)及部分受灾较重的村民小组生产第一线,组织发动群众采取措施,开展抗旱救灾工作。一是抓好农用生产资料的调运供给,为生产提供充足的农用物资,确保春耕生产需要。二是针对灾后病虫害发生趋势,州植保植检站积极开展防治技术培训和指导,组织党员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深入乡镇、村社和田间地头,及时发布病虫预报,指导群众开展科学防治,有效遏制了病虫危害,为大灾之年少减产、保增收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三是畜牧兽医站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层层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责任合同,加强疫情监测,有效控制动物疫情的发生,保证了肉食品的市场供应,保障了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四是种子管理站党支部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的目标,组织三县种子管理站对全州秋季种子市场进行了大检查。通过加大种子执法力度,进一步净化种子市场,建立种子市场监管长效机制,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发展环境,确保良种有效供应和种子产业健康发展。五是严格动物卫生监督与农产品检测,加大城区巡回监督检查,严格处理违法案件,确保肉食品安全。六是开展城区市场农产品检测检验工作,定期发布农产品检测信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水平。七是认真开展以“推广丘北经验”为主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工作,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清理整治无牌无证农用车辆,有效遏制了农村无牌无证农用车辆上路的违法行为,加强了农机生产安全。

  注重点面结合 育典型树先锋

  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州农牧局依靠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不断推动工作深入。将曾先后获得云南省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云南省农业厅2007~2008年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先进个人、云南省2009年农村沼气建设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的德钦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刘成耿树为系统先进典型,该同志以“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在干部职工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身边的人。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长胜村首先在党员农户中发展会员,示范引路,大胆探索实施了“协会+公司+党员示范户+农户”的模式,组建了虎峡生态种养殖(植)协会,以协会产业带动周边4个乡镇产业发展,将具有地方特色的“虎跳峡野猪”、“江边土鸡”、“桥头蔬菜”打进了丽江、大理、昆明等市场,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品牌。香格里拉县建塘镇结合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以“科学养畜、生态养畜”为活动载体,紧扣创新发展主题,谋划和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稳步推进生猪圈养试点工作。


  强化科技服务 调结构兴产业

  州农牧局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强化科技服务,调结构兴产业。一是积极开展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种桑养蚕技术、药材和葡萄种植技术、科学养畜技术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深入基层、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搞农情调研,指导农民学科学、用科技,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二是以“高产创建活动”为载体,结合迪庆实际,认真开展技术服务,引进推广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及相应配套栽培技术,挖掘马铃薯生产潜力,节本增效,通过示范、展示、产业化运作等措施,推进了全州马铃薯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了马铃薯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今年4至5月,按百亩核心区(小中甸镇联合村)、千亩展示区(小中甸镇、建塘镇)、万亩辐射区(小中甸镇、建塘镇、虎跳峡镇、尼西乡、格咱乡)的实施指标要求完成了马铃薯种植。三是为加快推进全州油菜产业的全面升级,州农牧局农村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州农牧局土肥站组织香格里拉县油菜主产区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举办了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目前,全州已建成油菜基地3万亩,青稞生产基地8万亩,中药材基地3.65万亩,葡萄基地1.1万亩,反季无公害蔬菜基地2万亩,马铃薯种薯基地4万亩。同时,建设了生猪标准化生产基地,肉牦牛养殖基地、尼西鸡养殖基地,不断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通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村特色产业,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 保生态护环境

  在不断推进“三农”建设进程中,州农牧局紧紧围绕迪庆“生态立州”的建设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上下功夫。为保护迪庆生态环境和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条件,该局在全州范围内实施炊事用能节约示范项目和沼气建设。2010年,炊事用能节约示范项目总投资37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三县项目区购置太阳灶2500台、生物质炉2000套,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各项工作,预计年内完成。1-3季度完成2008年扩大内需沼气新增项目3824户,完成计划数的93.11%。其中,德钦县和维西县全部完成,香格里拉县正在实施中;完成2009年扩大内需沼气项目3844户,完成计划数的59.14%,其余正在实施中。同时,根据州委、州政府的安排部署,州农牧局参加了州委组织的科学养畜考察组到内蒙和青海考察现代畜牧业发展后,深入基层积极开展迪庆州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调研工作,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做好规划编制,编写了《迪庆州草原管理暂行办法》报送州政府审批,为迪庆州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记者 和泰君)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