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云萍 香格里拉县“四群”教育领导小组、县“四群”教育办公室、11个乡(镇)党委和100多个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提出具体措施、建立保障机制、精心组织,把工作抓早、抓快、抓实,周密部署“四群”教育。 截至目前,全县11个乡(镇)党委和县级各机关单位,共召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四群”教育动员大会90多场次,受训党员干部人数累计达3500人次。同时,各乡(镇)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四群”教育工作实施意见(方案)等,并从全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抽调了政治坚定,综合素质较高、能胜任工作的党员干部组成首批“四群”教育工作组,驻村开展具体工作。 目前,该县“四群”教育进展顺利、发展健康、凸显特色、快速推进。各乡镇的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深得民心。 入基层 访民情 虎跳峡镇广泛开展民情恳谈、入户调查、接待来访、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诉求。3月13日,虎跳峡镇永胜村“四群”工作组走访了该村7个村民小组的20多户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户,对村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永胜村地处半山区,严重缺水,且人多地少,但随着党的惠民政策在农村的进一步落实,农民从中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在逐步改善。针对缺水问题,工作组表示将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立项,帮助村民早日解决饮水困难。在走访村民夏贵生家时, 工作组了解到现年40岁的贫困户夏贵生本人患有残疾(智障),母亲已经70多岁,妻子也是残疾人,家中只有他一个劳动力,儿子张东林在校读小学,一家仅靠4亩地的收成和低保维持生活,家里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生活相当困难。工作组给夏贵生家送去慰问金,并表示将及时把他家的情况向相关部门反映。 期间,工作组还重点走访了五保户、困难户、老党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特别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结合有关部门给予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分别进行了整理汇总。 保稳定 促民生 自3月5日尼西乡召开了“四群”教育、“千名干部进村入户促跨越”暨下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启动会以来,州县各单位下派到尼西乡的工作组成员及全乡干部职工、各村“两委”班子积极投身到“四群”教育中,各项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四群”工作队结合尼西是一个信教群众较多,藏族占98%以上,僧侣近200名的乡镇,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进村后的第二天,各工作组就集中学习了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第三天开始进村入户通过张贴标语、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宣传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了大量工作。 同时,结合乡情,尼西乡“四群”工作队除了按照县里要求的“三个二”结对帮扶对象登记“两卡一台账”外,还增加内容,对全乡1285户农户进行了《民情登记表》的登记录入工作。期间,走访和慰问困难群众47户、老党员30户、困难学生6户,张贴宣传标语98张,发放慰问金17700元。通过民情登记覆盖全乡每家每户,进一步了解民情,掌握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需,通过与老百姓交心谈心、交朋友,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从而推进尼西乡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