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一周年·足迹之光】扶贫攻坚这一年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1-10 11:12:03

金平县的香蕉种植业成为扶贫增收新亮点。记者 孙晓云 摄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月在云南考察时,对云南扶贫工作提出要求:“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

一年过去,肩负总书记殷殷期望,云南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掉队、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落伍、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落下。”云南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各族人民群众作出庄严承诺。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扶贫攻坚的战略思想和核心要求。

2015年,我省扶贫工作以党中央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确定了精准扶贫战略,绘制了脱贫摘帽路线图,打出了“1+8”系列脱贫攻坚政策组合拳。标志着全省扶贫开发已从“两轮驱动”全面转入精准扶贫的新阶段,是我省扶贫历程中极为重要、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一年。

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以更加明确的思路、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有效的行动,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扶贫开发领域主要目标任务,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左右,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政策措施有保障

深冬,本当万物萧瑟。然而,在永仁县猛虎乡格租村委会迤扒拉乍村,连绵成片的冬桃林里红彤彤的冬桃缀满枝头,阵阵果香沁人心脾。村民陈云会正忙着采摘、装箱,他家今年冬桃每亩地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增收的喜悦挂在灿烂的笑脸上。

谁能相信,仅仅几年前,这里的农户们一年辛苦到头收入仅够糊口。村民们生活的改变全得益于猛虎乡抢抓扶贫开发战略机遇,依托扶贫政策措施,重点打造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2015年7月,围绕2020年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目标,云南省《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正式出台。

这是一份决战决胜扶贫攻坚的总攻令。

以它为统领,省委、省政府在突出工作推进、投入增长、激励约束、考核奖惩等重点领域,制定出台了“挂包帮”“转走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贫困县退出、贫困县约束、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责任权力任务资金“四到县”、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支持等方面一系列配套文件。同时,起草细化“6个到村到户”、“8大工程”和“6项体制机制保障”措施。

至此,“1+8”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这是一张攻城拔寨的作战图。

《意见》鲜明地提出了全省脱贫攻坚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路径方法和政策措施。为了574万贫困群众及时脱贫,针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安居、教育、金融、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主要致贫因素,聚集贫困乡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最贫困的地区和群体出台10个专项行动计划,让致富奔小康路径逐步清晰。

路畅通,网变宽了,独龙江变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是基础设施发生了变化,从他们的笑脸上看到,心情在变,追求在变,幸福感指数在升高。(张彤 摄

“深访”“精访”同步走

冬日的雪域高原,深邃的蓝天下暖阳依旧。

香格里拉市洛吉乡洛吉村委会俄里村,这个藏族小村庄今年的冬天却有点不一样。往日寂静的村子人来人往,热闹不已。刚免费领到药材川乌种苗的藏族村民曾武军笑呵呵地道出了个中原因。

今年“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驻村扶贫干部入户走访,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和实际需求,因村因户施治施策,帮助村民发展中药材、花椒等产业。“我母亲已86岁了,妻子体弱多病,两个孩子都在城里读初中。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关心支持下,我家要种上几亩药材,争取早日脱贫致富。”曾武军看着手中的川乌苗充满希望地说。

精准扶贫的核心要求是“精”和“准”,就是要找到“穷根”,才能“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为此,2015年7月,我省启动了“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和“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目前,全省首轮遍访工作已完成,做到“转走访”全覆盖。全省共组织62万名干部职工参与“挂包帮”,做到建档立卡的476个贫困乡、4277个贫困村、574万贫困人口全覆盖。同时,全面整合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第一书记、兴边富民工作队等力量,2015年共选派驻村工作队员20324人,共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4277支,队员14372人,平均每个村3人以上,做到贫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

“挂包帮”“转走访”把扶贫任务明确到单位部门,把帮扶群体明确到干部职工。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扶贫工作队,都有第一书记;每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帮助制定精准帮扶计划,落实帮扶措施,定期回访贫困户,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独龙江乡,是云南省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如今,从贡山县出发,一路行驶,穿过崭新的独龙江隧道,到达独龙江乡只用了仅仅2个小时。(张彤 摄

宏观微观两兼顾

喀斯特地貌里的石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多少年来,生活在这里的群众祖祖辈辈与陡峭的山坡和杂乱的“石头堆”争田夺地,却导致了土地愈加退化的恶性循环。

罗汉冲村,这个西畴县兴街镇石漠化山区的小村庄,虽处嶙峋突兀的群山之中,却见山坡上散落的“石旮旯”垒成了一道道整齐的石埂梯田,梯田里种满了烤烟、辣椒、茶叶,阡陌纵横,村民怡然自得。罗汉冲村用改天换地的嬗变,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石漠化山区的观感,同时,也是我省石漠化片区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的缩影。

“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是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既着眼宏观,开展资源大整合、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连片大开发的扶贫整乡推进;又抓实微观,瞄准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程。把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结合起来,让贫困地区持续、稳定地脱贫致富。

1年来,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的要求,全省启动实施整乡推进72个,完成整乡推进60个(2014年启动)、自然村整村推进4000个(行政村整村推进496个、自然村整村推进600个)、劳动力转移培训12万人、扶贫安居工程建设3万户、易地扶贫搬迁3万人,实施一大批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溜索改桥项目86座,投入3115万元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项目,目前已发放信贷扶贫资金317亿元。

同时,启动了布朗族、阿昌族2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帮扶工作。对特困群体和特困区域,推进实施宁蒗彝族自治县整县推进、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整州推进、红河州南部山区综合扶贫开发、澜沧县拉祜族聚居区综合扶贫、西盟孟连两县边境民族特困地区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以及昭通镇(雄)彝(良)威(信)革命老区扶贫开发。

回望刚刚走过的1年,我省以党中央扶贫攻坚的战略思想统一认识和行动,汇聚起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奋进力量,各族群众手挽手正阔步走在通往小康的大道上。

记者 杨旻昊 乐志伟

循足迹·看变化
青年们积极学习雕刻手艺。(张彤 摄
 

独龙江:更好的日子在前头

记者驱车沿平坦的独龙江公路前行,远方的山巅白雪皑皑,美景不时掠过车窗,不知不觉间,独龙江乡到了。而今,独龙江已不再是“遥远”的代名词。

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村口,在离老县长高德荣家不远处的一面墙上,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独龙族干部群众代表的巨幅图片整齐排列、格外醒目。“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们独龙江建设得像天堂一样。独龙江今后还会更美,独龙族人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党中央和总书记对独龙江的关怀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老县长高德荣脸上洋溢着幸福。

“此行将终身难忘,没想到独龙江如此美丽,独龙族群众的生活如此幸福。”近日,昆明的钱女士利用休假与丈夫杨先生一道到独龙江旅游,不仅为独龙江的美景流连,更为独龙族群众的美好生活感动。

曾几何时,每到冬季,皑皑白雪便会把独龙族群众与山外的世界隔绝。“3年前我到过独龙江,从贡山县城出发沿着独龙江老公路足足走了六七个小时才抵达,没想到,3年间独龙江的变化那么大。”对于独龙江公路的变化,钱女士的丈夫杨先生感触更深。

“独龙江乡是我国‘直过’和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区。由于自然地理偏僻、社会发育程度低、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独龙江乡一直是全省乃至全国最偏远、最封闭、最贫困的乡镇之一。”说到独龙江的过去,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委书记娜阿塔颇为感慨。“经过5年的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共投入建设资金13.04亿元,实施完成了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素质提升等六大帮扶工程,独龙江乡变成了‘人间天堂’。要是没有党中央和总书记的亲切关怀,独龙江不可能有今天的变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远在北京学习的娜阿塔激动不已。

“为实现‘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承诺,党和政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独龙江实现了经济发展大跨越、基础设施大夯实、人居环境大改善、社会事业大改观、特色产业大发展、素质能力大提升等六大可喜变化。”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和国雄说。

“以前我们村人均收入只有几百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们通过种植草果,养殖独龙蜂等,村民收入已超过2400元了。”巴坡村主任王世荣欣喜地告诉记者,今年的草果又获丰收,虽然价格比去年略有下降,因为产量增高不少,价格变化对收入的影响不是很大。

“从今年开始,政府对种植重楼苗进行补助,我打算扩大种植面积,在去年的基础上争取翻一番达到30亩。”龙元村支书江建华说;“除了种重楼之外,明年我还想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办一个养殖场。”普卡旺村民孔梅花满怀憧憬;“我还想再种10亩草果,明年再养30只独龙鸡,争取一年更比一年好。”孔当村腊配小组村民李忠清对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据悉,该村的人均收入已从2012年的1564元提高到了现在的2480元。

在独龙江采访,所到之处,不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说起家乡的变化和对未来的“规划”,总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从过去简陋的茅草房、木板房、篾笆房到今天的水电入户、广播电视设施齐全的1068户框架结构安居房,独龙族同胞从昔日贫困落后封闭走向了越来越美好的新生活。

“雄当村至滇藏交界处迪布里的公路去年5月已经开工建设,这条公路修通后,意味着由滇入藏又新增加了一条新通道。”虽然已经退休,却经常出现在施工现场的老县长高德荣说。

记者 付雪晖

心里话·捎北京

王军是独龙江乡孟顶小组村民,王军说,以前不通隧道时,从他家到县城坐车要9个小时,现在2个半小时就到了。(张彤 摄

南涧苗族妇女杨汝银: “我家日子会越来越甜”

冬日的阳光,洒满苗族山寨。南涧彝族自治县乐秋乡乐秋村委会晒肚皮村苗族妇女杨汝银说到扶贫开发带来的变化,高兴地表示:“我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甜。”

“前几年,村里人均收入只有700多元,如今人均收入突破4000元。”杨汝银说。据悉,该村有31户118人,人均耕地1亩、林地4.7亩,长期贫穷。自从18个县直单位“点对点”帮扶,实施了农户庭院、活动场所、基础设施、致富产业培植、文化传承保护、村民素质提升“6大工程”精准扶贫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如今,她的丈夫在湖北省打工,儿子在红河州读大专,她在家里发展养殖业,还种了200多棵核桃树。她说:“感谢党、感谢政府!”

记者 庄俊华

怒江农村经纪人欧春云: “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清晨6时起床,上午收货,下午送货,晚上8时回家,这是欧春云一年四季不变的节奏。“虽然辛苦,但增加了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欧春云乐呵呵地说。

欧春云是泸水县大兴地镇卯照村维拉罗村民小组村民,长期以来一家5口靠3亩包谷地土里刨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几年前,通过扶贫技能培训,他成为一名农村经纪人,并通过乡政府在信用社贷到3万元。从此,欧春云每天身背竹篓,穿梭于秤杆、古登等乡镇的农村集市,收购土鸡、蜂蜜、药材等,再拿到六库出售。

经过几年辛苦努力,如今的欧春云年收入能达到10多万元。他家建起了新房,还买了一辆皮卡车用来运送货物,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记者 付雪晖 通讯员 李寿华

昭通李家山村村民李世信: “建房有补助地基全免费”

走进鲁甸县火德红镇新集镇,只见新修的柏油路蜿蜒向前,一栋栋风格统一的小楼排列整齐,这里居住着来自大山深处李家山村的410户受灾群众。

“建房子有补助、地基全部免费。”李家山村老屋基社村民李世信指着自家的两层半小楼介绍道,地震导致老家的房屋倒塌损毁,他和其他村民一起整体搬迁到集镇重建家园。

一年来,县里坚持恢复重建与扶贫开发同步推进,他家最快建好房子、最早入住新居。妻子用一楼商铺开了家小卖铺代销建材,他和儿子在集镇重建的工地上干活,一年下来挣了八九万元。“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李世信说。

记者 沈迅 蔡侯友

热议·点赞·期待

独龙族群众(张彤 摄

西盟 致富路上有信心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秧洛村委会博航八组,一幢幢具有佤族特色的小楼房错落有致地建在花草树木中,显得格外和谐靓丽。博航八组村民岩东说,能够建这样的好房子,全靠党的好政策,全靠政府的扶持,“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的帮扶,要住上新房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政府帮我们脱贫圆了安居梦,我们也要自立自强,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

博航八组就在西盟通往普洱路边,同时距离西盟县城只有8公里的路程,岩东认为,将来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好地方。“我要好好利用博航八组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蔬菜产业和农家乐,在家门口 ‘捡钱’。”

博航八组是西盟县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全县将在今年底完成11333户农村危房改造和1513户易地扶贫搬迁,目前安居工程建设开工率达到90%以上,易地搬迁开工建设率近70%。

记者 沈浩 通讯员 刘绍容

迪庆 “挂联”相助早日脱贫

“干部作风越来越好,以前是我们找他们反映问题,现在是他们主动进村蹲点办实事。”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攀天阁乡美乐村委会阿开乐村民小组村民蜂文新说。

蜂文新一家6口人,虽然耕种着10多亩土地,但由于家里有老人、还有残疾人,一家人日常花销全靠“低保”。今年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的精准扶贫后,驻村扶贫工作队一家一户走访调查,逐村逐户量身制定脱贫“菜单”,帮助村民发展白芸豆、药材、花椒等产业,同时,还帮助村民采购中药材良种和进行种植技术指导等。

蜂文新表示:“有挂联干部的帮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今后安心发展生产,早日脱贫。”

记者 尤祥能

昭通 学好技术奔小康

“现在政府在自家门口开展技能培训,不要学员一分钱,师傅态度又好。”近日,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首届技能培训班正式开班,正在学习电焊技术的村民尹宗国高兴地说。

此次开办的培训班设有核桃种植、党参种植、电焊工3个班,共有150多名群众参加了培训。“技能培训班办到了家门口,这是我做梦都想不到的好事情。”尹宗国介绍,他曾在浙江打工2年多,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些体力活,工作量大且报酬很低。

“电焊是门技术活,学会这门手艺,一家人增收致富奔小康就不愁了。”尹宗国信心十足地说。他打算学好电焊技术,到镇上开一家电焊工艺门市,拓宽增收渠道,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记者 沈迅 蔡侯友

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

回望精准扶贫这一年,既是总结我省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和成果,也是对我省扶贫攻坚面临的形势任务的再次清醒认识。“十二五”期间,全省扶贫开发工作成绩显著,有440万农村贫困群众脱贫,与此同时,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2015年,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导,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跨越发展路子的决定》等重要政策措施,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动员会;在怒江等贫困地区,省级领导挂帅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切实担当起扶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全体干部职工参与扶贫攻坚。高端谋划、高位推动,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宣战,体现了脱贫攻坚的超常举措。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难在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更难在一些具体问题:配套措施如何跟上并匹配工作需求?如何培育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些问题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必须以精准扶贫为基本方略,找准穷根,对症下药。

方法总比困难多。从独龙江整乡推进、整族帮扶的扶贫开发新模式取得的显著成果和经验,到会泽将扶贫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摸索出的扶贫开发路子,为扶贫攻坚总结了一条重要经验——以整乡推进作为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关键举措,着力拓展社会帮扶的领域和空间等创新举措,进一步贯彻落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

采取超常举措,本质要求是创新;拿出过硬办法,关键在于落实。用好成果经验,把握精准要求,就能步步为营、攻坚克难,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作者:朱婧)

责任编辑:鲍江平